以青春之力护心灵晴空 武汉大学学子携手多方共筑青少年心理支持网

2025-08-22 10:54:00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当青少年心理困扰渐成社会关切,一群来自武汉大学的青年学子正以专业实践回应时代命题。武汉大学护理学院知己志愿服务队 “晨曦心航” 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湖北武汉 12355 青少年服务台、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

当青少年心理困扰渐成社会关切,一群来自武汉大学的青年学子正以专业实践回应时代命题。武汉大学护理学院知己志愿服务队 “晨曦心航” 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湖北武汉 12355 青少年服务台、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行业协会、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通过学生深度参与的多元实践,助力青少年提升心理韧性、学会自我探索与干预,打破心理困扰污名化的壁垒,用青春力量守护成长之路。

学子担当:以实践行动筑牢服务根基

作为活动主要责任方,“晨曦心航” 实践队的四十余名队员是这场心理守护行动的核心力量。他们来自武汉、安徽、四川、云南等多地,涵盖不同年级,带着跨学科的知识储备投身实践:在数据分析组,他们埋首调研数据,挖掘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潜在规律;在美工组,他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易懂的图文,让心理知识更易传播;在活动现场,他们化身助教,引导亲子破冰、记录分享瞬间。从 7 月 7 日线上启动仪式的方案研讨,到 7 月 12 日亲子体验营的现场组织,再到 7 月 22 日对 12355 求助家庭的线上回访,学生们的身影贯穿始终,以青春热忱将理论转化为服务。

积极视角:以科学方法激活内在力量

“情绪不是敌人,而是内在智慧的信使”,这一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活动全程。在武汉市青少年宫开展的 “积极心理学亲子体验营” 中,学生志愿者们协助设计的 OH 卡分享环节,让青少年在直觉表达中看见自我感受;角色扮演里,“长颈鹿语言”(倾听与尊重)与 “豺狼语言”(指责与否定)的对比体验,让孩子们直观理解沟通方式对关系的影响。

实践队合影

后续即将启动的 “心树计划 —— 积极心理亲子成长营” 中,学生团队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围绕 “自我探索篇” 设置优势识别测评与自我对话体验,引导青少年发现自身潜能;通过 “情绪成长篇” 的觉察练习,帮助他们掌握应对困扰的策略。这些设计均源于积极心理学 “关注优势、激活潜能” 的核心,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会与自我和解,增强心理韧性。

破局污名:以真诚沟通消解认知壁垒

“心理困扰不是‘洪水猛兽’,直面它才是成长的开始。” 这是实践队成员在活动中反复传递的理念。学生们协助编撰趣味心理健康书刊、制作纸质版知识手册,用通俗语言解读抑郁症预防、学业压力应对、校园欺凌处理等内容,特意标注 “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心理波动,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针对性破解 “谈心理问题色变” 的污名化困境。

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系列手册

在对 12355 服务台求助家庭的回访中,学生志愿者们耐心倾听家长对 “是否愿意让孩子参与心理活动” 的顾虑,用实际案例说明心理干预是成长助力,逐步消解家庭的抵触情绪。这种 “同龄人影响同龄人” 的沟通方式,让 “正视心理需求” 的观念更易被接纳。

实践队针对体验营家庭线上热线回访

科技赋能:以自主工具拓展支持路径

由武汉大学认证、团队自主研发的知己小程序,是学生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用工具的创新尝试。这款小程序聚焦青少年自我探索与干预,通过标准化问卷评估抑郁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等维度,生成个性化指导方案, 当检测到轻度情绪困扰时,会推荐情绪日记、呼吸调节 等自助方法;当发现需要外部支持时,会链接 12355 服务台等社会资源,引导青少年主动寻求帮助。

实践队线下调研心理健康问题数据

实践中,学生们通过线上调研收集反馈,持续优化小程序的交互设计,让其更贴合青少年使用习惯。目前,小程序已在试点地区获得积极反馈,成为青少年随身的心理指南针。

团队自主研发知己小程序

从学子主导的实践设计,到积极心理学的落地应用,从打破污名化的观念传播,到知己小程序的科技赋能,这场由武汉大学护理学院知己志愿服务队 “晨曦心航” 实践队组织的行动,正通过学生参与、专业支撑、多方协同的模式,为青少年心理支持体系注入青春动能。正如实践队队长沈晓清所言:“我们不仅是服务者,更是同行者,用我们的专业与热情,让更多青少年相信,内心的力量永远值得被看见。”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