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东大别山南麓,一曲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乐章正在黄梅县五祖镇江河村奏响。这里曾是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的经济落后村,村集体经济空白,青壮年纷纷外出谋生。如今,走进江河村,280亩油茶基地绿浪翻滚,1200平方米光伏板熠熠生辉,数字化农网终端焕发活力,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党旗飘飘,铸就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基础。“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黄梅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深谙此理。2019年结对帮扶以来,创新构建“功能型党支部+村地共建”机制,以“党建引领链、富民产业链、生态文旅链”三链融合为核心,通过升级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赋能文旅融合,推动“党建网”与“振兴网”深度融合。
黄梅县烟草专卖局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召开30余场村民座谈会问计于民。两支先锋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知音先锋服务队”开展技术培训“六进”乡村,“党员突击攻坚队”解决民生难题50余件,更是通过机制整合烟草、邮政、农业等多方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坚持规划先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让党旗始终飘扬在乡村振兴第一线。”驻村第一书记介绍说。
一路花开,奏响共同富裕的“金色交响”
乡村振兴,兴业宜业是关键。黄梅县烟草专卖局创新“1+X+N”帮扶模式,以驻村书记为纽带,链接多方资源,培育特色产业。
在油茶基地,村民正忙着管护茶树。“过去‘荒山’变‘金山’”,我家5亩地年增收8000多元。村民王大姐喜笑颜开。通过配套滴灌技术、开发深加工产品,280亩油茶基地实现生产有机化、经营电商化,走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新路。走进油茶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树在微风中摇曳,仿佛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
“这些可都是我们的‘摇钱树’啊!”村民老王抚摸着油茶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通过滴灌技术的“精准喂养”和深加工产品的“华丽变身”,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银行”。
而最让村民津津乐道的,是那些“会发电的屋顶”。阳光洒在整齐排列的光伏板上,仿佛给村庄披上了一件闪亮的铠甲。“以前只知道晒太阳,现在还能‘晒钱’哩!”张大娘指着自家屋顶,笑得合不拢嘴。这“阳光收益”不仅照亮了村民的钱袋子,更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乡愁永驻,描绘禅宗茶韵的“水墨丹青”
乡村振兴,美丽宜游是重点。如今的江河村,处处都是风景。硬化的村道像一条条玉带,缠绕在青山绿水间;新修的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孩子们欢快地追逐嬉戏;改造后的农家庭院里,月季、菊花争奇斗艳,仿佛在比谁家更美。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红色文化展馆里,革命先烈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禅意民宿中,袅袅茶香伴着诵经声,让人心境澄明;油茶观光园里,游人们举着手机拍照,将美好瞬间定格。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他们带着新理念、新技术,为古老的村庄注入新鲜血液。
守住青山颜值,换来金山价值。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江河村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阔步前行。这里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人心更齐了,日子更红火了。正如村民们所说:“现在的江河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留得住乡愁;现在的江河人,口袋鼓了,精神富了,生活美了!”(程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