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38岁的“新农范儿” 三个同龄人的“田野追梦”

2025-08-18 10:06:5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城市回到乡村,在广袤的田野上追逐自己的梦想。湖北利川市就有这么几位38岁青年,他们同龄同心同志向,怀揣梦想从城市回归田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城市回到乡村,在广袤的田野上追逐自己的梦想。湖北利川市就有这么几位38岁青年,他们同龄同心同志向,怀揣梦想从城市回归田野,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新生力量。

从跑运输到“种烟+养猪”:刘见的循环农业梦

38岁的刘见,家住文斗镇金龙村。初中毕业后曾是一名长途货车司机,常年奔波在外。“跑运输是日夜兼程,我一个人在外,家里担心,我也照顾不了老人和孩子。”2011年,他决定回乡与妻子一起种植烟叶。虽然务农辛苦,但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让他倍感踏实。

刘见在为生猪添加饲料

2012年,看到生猪市场的良好前景,刘见拿出积蓄购买了10头良种母猪,自繁自养,开启了“种烟+养猪”的种养结合模式。凭借精心管理,第二年他的生猪存栏量就达到了300头。此后,他不断扩大规模,并建起沼气池,形成“畜粪-沼气-沼液还田”的生态循环体系,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烟叶和粮食作物的品质。如今,他的50亩烟叶长势喜人,上半年已销售生猪80万元,目前存栏400头,预计全年产业销售可达200万元。“从事农业虽然辛苦、投入大,但只要勤劳、肯钻研,回报也很可观。”刘见笑着说道。

从沿海打工到“农旅融合”:梁彪的果园创业路

在汪营镇四圣祠村,38岁的梁彪正忙着打理他的黄桃和脆李果园。高中毕业后,他曾辗转福建、广东等地打工,但回乡创业的念头始终萦绕心头。2021年,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他流转土地种植水果,并打造了一个“观光采摘园”,吸引游客体验田园乐趣,以旅游带动销售。“别人说我胆子大,但年轻人就该敢闯敢拼,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梁彪说。

游客在果园体验采摘乐趣

为了降低风险,2023年,他在精心打造果园的同时,又种植60亩烤烟,利用烟叶的稳定收益支撑果园的发展。今年,他的烟叶种植面积扩大到80亩,水果30亩。当前正值收获旺季,预计销售收入50万元。“烟叶和水果相辅相成,既能保证短期收益,又能长远发展。”梁彪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服装店老板到“烟药共生”:罗见玲的产业创新

与前两位不同,38岁的“女强人”罗见玲曾是一名服装店老板。2018年,她毅然弃商从农,在团堡镇流转120亩土地种植烟叶,并逐渐探索出“烟叶+中药材”的融合发展模式。“烟叶当年就能见收益,而黄精、前胡等药材需要3到5年才能采收。两者结合,烟叶就像‘零存’,药材则是‘整取’,利用产业周期长短互补打“时间差”,产业就会持续的兴旺发展。”她这样形容道。

罗见玲雇请工人在药材地除草

今年罗见玲的烟叶种植面积扩大到140亩,中药材150亩,预计药材在采收时产值可达200万元。她还带动周边多户村民加入“烟药共生”行列,让山区土地发挥出更大效益。“农业大有可为、发展潜力大,只要坚持创新,就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路子。”罗见玲说。

如今,在利川烟区像刘见、梁彪、罗见玲这样不同年龄的返乡青年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带回了新理念、新技术,还通过产业融合、生态循环等模式,推动农业向高效、绿色方向发展。随着更多年轻人的加入,这片田野必将焕发更大的生机与活力。(杨秀明 刘可观)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