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熊猫名片”到“人才硅谷”:成都何以吸引青年,赋能青年?

2025-08-15 09:33:03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作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近年来,成都不断提升对青年群体的综合吸引力,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2025年7月上旬,上海对外经

 

作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近年来,成都不断提升对青年群体的综合吸引力,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2025年7月上旬,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树人总动员工作室“抢TA来给TA劲”调研团队深入四川省成都市开展调研,聚焦城市如何在新形势下吸引和赋能青年人才,深入探究成都从高校输送、政务协同到企业承接、社区吸附的青年引才路径。

在西南民族大学,调研团队围绕高校如何有效推进青年人才输送开展深入交流,聚焦高校与政府、企业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学校通过与成都本地人才中心及用人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紧扣行业用人标准设立“定制班”,积极参与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和就业实验基地建设,逐步形成涵盖人才培养、实习对接、岗位输送于一体的闭环体系。通过高频次举办双选会、强化“简历一对一”等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并构建起“育—引—留”贯通式人才输送链条,进一步提高了高校青年人才输送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团队调研发现成都本地高校联合住房租赁公司推出免押金、短租期等青年友好型租赁政策,有效缓解应届毕业生初入社会阶段的住房压力,为高校人才输送提供坚实稳定的支撑保障。

调研团队与西南民族大学研讨后合影

在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调研团队就青年就业创业相关政务协同举措展开深入调研。工作人员介绍,成都构建了覆盖在校关键期、离校窗口期与帮扶攻坚期的全周期就业服务机制:一方面通过“校地对接促就业”线上平台和线下指导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和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在毕业季集中组织招聘活动,筹集岗位近40万个,并计划举办700场招聘会;对于离校未就业青年,落实实名制一对一帮扶。同时,成都推行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构建博士后“进站—在站—出站”全链条资助体系,并出台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与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用工成本,释放青年吸纳空间。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都还在创新、安居、健康、婚恋等维度持续发力:建立青年创新创业支持体系,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供青年免费疫苗接种服务,并采取延长婚假等措施,切实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友好包容的青年发展生态。

调研团队与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研讨后合影

围绕企业承接青年人才发展的路径,团队深入成都京东集团等8家单位展开调研。京东以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多维度的福利保障措施,构建起有效的青年人才发展闭环。公司精准实施“新锐之星”和“管培生”专项计划,面向重点高校选拔高质量人才;并与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合作,通过“京东大学”为员工提供从专升本到研究生的多层次学历提升渠道。同时,每周实施“春耕计划”“爬虫计划”等专项技能培训,持续提升青年员工的职场竞争力。此外,京东的晋升机制畅通透明,每年设置两次晋升机会,员工还可通过“活水计划”自由申请岗位调整,实现人才流动与优化。调研中,团队了解到在蓉的其他企业也在以务实探索回应青年成长需求。通过实行“项目负责制”,打破职级壁垒,为年轻员工打造实战锻炼平台;同时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时代的发展要求。

调研团队与成都京东集团研讨后合影

走在成都街头,无论是高新区的企业集聚区,还是锦江夜游、水街茶馆等生活场景,都展现出一种“慢中有劲、松而不懈”的独特城市气质。团队了解到,成都不断完善“青年之家”“青年人才社区”等青年服务平台,全市已有300余处公共空间,承载着800多个青年社群,开展各类活动超过1.2万场次,涉及就业指导、婚恋交友、生活体验等多个领域,有效增强了广大青年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团队认为,通过社区吸附将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有机融合,是成都吸引青年的城市软实力,是成都最具辨识度的特色之一。

调研团队与华仔骑手驿站研讨时合影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城市如何吸引青年、赋能青年?成都精准打造涵盖创新赋能、就业促进、安居保障、健康服务、婚恋支持等多维度的人才培养、引进和留用体系,以高校育才夯实基础,政务协同提高效能,企业平台激发潜能,社区建设增强归属,让青年安心扎根、施展才华,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力,也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实践范本。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