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潮涌青春志 数字赋能新未来

2025-08-14 15:29:0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夏日的舟山群岛,海风裹挟着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在岱山县烟草专卖局的“青创空间”里,青年员工王柯涵正通过低代码平台搭建违法违规预警模型,指尖轻点间,一串串代码化作可视化图表。“以前参加培训

夏日的舟山群岛,海风裹挟着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在岱山县烟草专卖局的“青创空间”里,青年员工王柯涵正通过低代码平台搭建违法违规预警模型,指尖轻点间,一串串代码化作可视化图表。“以前参加培训是‘被动听课’,现在能按需选择数据分析课程,数字技能提升更快了!”王柯涵指着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感慨道。这样的场景,正是岱山烟草深耕青年人才数字化培养的缩影。

精准滴灌 打造数字素养“育苗圃”

面对数字经济浪潮的席卷,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岱山县局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于2025年初创新推出“启航计划”,以“需求画像+定制课程”为核心机制,为青年员工量身打造数字化成长路径。

据前期调研显示,在青年员工中,绝大部分存在“数据分析工具不熟”“智能算法应用薄弱”等共性问题。传统的“大水漫灌”式培训难以解决个性化需求,反而造成资源浪费与学习倦怠。“我们意识到,数字化人才培养不能一刀切,必须像农夫育苗一样‘精准滴灌’。”数字掘金团成员余喆涵如是说。

图为青年员工一起学习使用数字工具

为此,岱山县局开设“低代码能力工坊”,打破技术壁垒,让非计算机专业的青年也能快速上手数字化工具。通过模块化教学、项目驱动式实训,员工可在短时间内掌握数据采集、流程自动化、基础算法建模等核心技能。

王柯涵便是这一机制的受益者。作为专卖执法人员,他在日常工作中常需手动整理案件信息,耗时耗力。通过参加培训,他自主开发出“案件信息同步工具”。该工具通过录入案件信息,自动同步风险等级并自动评分,并生成可视化大屏,提高了信息沟通效率。“现在我能腾出更多时间做深度分析和风险研判,真正从‘事务员’转变为‘分析师’。”

跨界融合 构建数字创新“生态圈”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组织生态的重塑。为打破部门间“数据孤岛”现象,岱山县局整合青年技术骨干,成立“数智掘金团”,形成跨部门、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

“我们鼓励‘技术+业务’双轮驱动,让懂业务的人参与技术开发,让懂技术的人深入业务场景。”数智掘金团负责人介绍道。

图为青年员工举行创新沙龙活动

在这一机制推动下,一批融合型创新项目应运而生。朱俊橙带领团队正在探索的“零售户监管模型”便是典型代表。该模型整合零售户的地理位置、违规记录等多维信息,通过构建评分体系,实现对不同零售户的动态监管。“过去我们主要靠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现在系统能自动识别高风险商户,预警潜在风险。”朱俊橙介绍,通过该模型使用,可以提高重点监管对象的查处准确率,让监管资源调配更加科学高效。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跨界融合的创新氛围正持续发酵。青年员工定期自发组织“创新沙龙”,分享项目经验、碰撞思维火花。截至目前,已累计孵化“智能值班助手”“信息宣传小工具”“寄递案件办案小工具”等多个小微创新工具,其中6项已投入实际工作应用中。

一线淬炼 搭建数字应用“主战场”

“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的数字化能力必须在实战中锤炼。为此,岱山县局全面推行“青年课堂”计划,鼓励青年员工带着课题下沉一线,在真实场景中验证技术、解决问题、服务场景。

图为岱山县局开展青年课堂活动现场

当暮色笼罩岱山港,数字大屏正闪烁智慧光芒:青年开发的监管模型实时映射着经营风险,预警信息在地图上闪烁跳动。岱烟青年以数字笔墨书写着新时代的“海岛数字答卷”。正如数智掘金团成员所言:“我们锚定的不仅是数据,更是这片深蓝的未来。”(王柯涵)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