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方志里的南海根脉,以青春守护乡土记忆

2025-08-13 13:58:0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近日,在全国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为挖掘地方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乡土记忆根基,佛山大学红筑湾区青年队(下称“青年队”)以“解码南海方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

近日,在全国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为挖掘地方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乡土记忆根基,佛山大学红筑湾区青年队(下称“青年队”)以“解码南海方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深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叠滘、盐步、百东、儒溪、松塘、简村六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团队通过走访调研、耆老访谈、文化义教等多元形式,让沉淀千年的方志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力量碰撞交融,为全国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扎根南海,访六村感受方志魅力

实践期间,青年队队员们踏遍佛山市南海区叠滘、盐步、百东、儒溪、松塘、简村六个村落。每到一处,队员们都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古建筑群等,从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中感受岁月的沉淀,从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里捕捉历史的脉络。

这些散落在南海大地上的古村方志,不仅是岭南文化的鲜活载体,更是全国乡土文化多样性的微观呈现。青年队以脚步发掘方志文化,怀热情赓续乡土根脉,用实地调研为南海方志注入鲜活的青年视角,让沉睡于典籍中的乡土根脉在新时代焕发青春光彩,为全国同类地区的文化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图为队员向村民询问村志村史相关情况

叩访耋贤,忆编纂传承方志精神

为更深入了解南海方志的编纂过程和文化内涵,青年队特别访问了三位资深地方方志编纂者。在全国范围内,地方方志的编纂与传承离不开这些扎根基层的文化守护者,他们的故事是中华文脉延续的生动缩影。

在叠滘,年逾古稀的孔树先生轻抚凝聚毕生心血的《叠滘乡志》,细述龙船漂移盛景背后的宗族脉络;盐步老街深处,《盐步印记》编写者陆锡祥将“老龙礼”百年亲情的信物娓娓道来;而在百东村,潘宜清老人守护的《百东地方志》更成为百东人共同的乡土记忆。

谈及编纂初心,三位长者不约而同强调“为后人留史”的责任感。潘老特别寄语青年队员:“新时代有新使命,期望你们用年轻人的视角,让地方志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这些扎根基层的文化守护者,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存史、资政、育人”的方志精神,不仅为南海留住了文化根脉,更为全国方志事业的传承提供了精神范本,让队员们更坚定了传承乡土文化的使命担当。

图为孔树先生

图为陆锡祥先生

图为潘宜清先生

从叠滘水岸的龙舟竞渡到松塘古巷的书香氤氲,佛山大学红筑湾区青年队的实践,既是一次地方文化的寻根之旅,更是全国青年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他们用脚步丈量文脉厚度,为乡村振兴厚植文化根基,让湾区青年在浸润乡土中深植家国情怀。

这场实践证明,地方方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化传承是全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一环。未来,青年队将继续贡献青春力量,为全国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续写时代新篇!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