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绘·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聚焦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调研活动。循着实地踏访的足迹,融入沉浸式体验的肌理,深耕专题调研的脉络,细品文献典籍的墨香,于时光深处追溯茶叶的千年源流,探寻茶文化传播的隽永脉络。
团队首先来到“注春啜香——西湖龙井茶专题展”展区。从唐代的茶事初兴到宋代的龙凤团茶,从明代的炒青技法到清代的贡茶制度,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茶具、一幅幅描绘着茶事场景的古画,生动展现了西湖龙井茶千余年的发展历程。队员们仔细观察不同历史时期龙井茶的制作工具,聆听工作人员讲解“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形成缘由,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西湖龙井茶从山间野茗到“国茶”瑰宝的蜕变之路。站在复原的传统炒茶工坊场景前,队员们对“手炒铁锅”的温度与技艺传承有了直观认知,更深刻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背后蕴含的匠心坚守。
循着茶香,服务队继而探秘“世界茶 茶世界——世界茶文化展”。从中国茶叶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远播全球的历史轨迹,到如今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形成的独特茶饮习俗——印度的拉茶、英国的下午茶、日本的茶道、摩洛哥的薄荷茶……队员们通过丰富的实物展品、场景复原和多媒体互动,清晰看到了一片茶叶如何跨越山海,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从“茶叶贸易推动世界经济交流”到“茶文化差异折射地域特色”,队员们切实感受到茶文化如何在传播中实现融合与创新,如何通过“传统+现代”“本土+国际”等形式实现价值延伸,充分理解了茶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意义。
午后,团队在博物馆的研学体验区,通过专题纪录片系统学习中国茶叶的全球传播史。从“茶马古道”的驼铃声声到远洋商船的茶香弥漫,从“以茶治边”的历史智慧到如今“茶和天下”的文化理念,再到全球茶叶年产量突破千万吨、饮茶人口覆盖世界半数以上的惊人数据,队员们全方位深入解读了以“茶”为载体的文化传播脉络,深刻体悟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背后的产业力量与“茶文化走向世界”的深远影响。
此次活动围绕茶文化传承展开,“历史为根、传播为翼、创新为魂” 的理念,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后续相关工作的推进理清了思路。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传统技艺与文化的传承发展,接下来,参与活动的队员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西湖龙井茶的历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并深入研究茶文化的传播路径。此次调研形成的成果将为更多传统技艺与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有益参考,队员们也将以青春力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贡献积极力量。(通讯员:苏琦、金琦楠、张旻暄、陈硕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