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候鸟遇见雏鹰:他们带孩子触摸山外的星光

2025-08-11 14:05:4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华夏广袤的版图上,有一片神奇而炽热的土地。这里,孕育了独特的湖湘文化,朗朗书声穿越千年,那是智慧的传承,是文化的延续。这里,便是湖南。安化,湖南省益阳市的一座小县城,它不似喧嚣都市那般张扬,却将山水

在华夏广袤的版图上,有一片神奇而炽热的土地。这里,孕育了独特的湖湘文化,朗朗书声穿越千年,那是智慧的传承,是文化的延续。这里,便是湖南。安化,湖南省益阳市的一座小县城,它不似喧嚣都市那般张扬,却将山水的灵秀、历史的沉淀与人间的烟火,揉成了一帧帧耐人寻味的画——这里,是藏着故事的。

候鸟,寓意根据季节不同而迁徙的鸟类。在首都,有这样一群充满朝气的大学生,每年暑假奔赴南方的深山,帮助大山里的儿童寻找梦想的力量。他们以“小候鸟支教团”的名义跨越山海,八年光阴,初心不变。2025年,小候鸟来到了安化县,倾听大山的故事。

抵达:带着一背包的星光,叩响大山的门

支教团满怀期待的出发,等待他们的是24小时的长途跋涉。历经动车、城际列车、大巴和小轿车的四度辗转,最终在安化县东坪镇岩坡小学落脚。

对于第一次和孩子们见面,小老师们是忐忑的。就连第三次南飞的小队长宋瑶,也拘谨的站在办公室门口,一个孩子跑过来问:“你们是来教我们的老师吗?”

“是啊,我们来自北京。”

在那一天,志愿者和孩子们聊了许多关于家乡的故事。孩子们知道了北京长城的雄伟,故宫的壮丽,也了解了中轴线申遗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令志愿者惊喜的,是孩子们都会唱《北京欢迎你》,这些大山的雏鹰用稚嫩的童音表达着对候鸟们的爱意。

赵佳铭老师的课总是和环保关联。她带着孩子们认识家乡的每一抔土壤,每一株雨露,手把手的教导孩子们用废弃口罩折叠成一朵朵玫瑰,这绽放的蓝玫瑰将在未来点燃这群雏鹰放飞梦想的期望。

相伴:在晨与昏的瞬间,悄悄扬起希望的风帆

岩坡小学的校长告诉志愿者,这里的孩子大都是山里的留守儿童,平时很难接触美育教育,希望志愿者可以为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支教团不辞辛苦的制作精美的课件,创新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带去更多元的艺术享受。当音符透过破碎的窗户飘向大山深处,当孩子们快乐地举着作品争先恐后的拍照,这美育的种子已在童心里生根发芽,终将绽放出灿烂的艺术之花。

孩子们在形体课上一笔一划的临摹着《中国字中国人》。在这寓教于乐的韵律中,孩子们触摸到了中国人如青松般挺立的脊梁,似墨竹般坚韧的担当。这些振翅欲飞的雏鹰,正在文化春雨的润泽下,日渐丰盈自己的羽翼。

在田庄乡茅园村,一个小女孩总喜欢拿着麦克风唱歌,她说这是她的梦想。当她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间唱响《最好的未来》,志愿者们也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会看到那个女孩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志愿者们始终如守护星辰般默默守候。每当孩子们产生小纠纷,冉鑫总是第一个奔赴“前线”,化身智慧调解员——无论是扑朔迷离的“铅笔失踪案”,还是悬而未决的“神秘泼水事件”,经过开解,孩子们总能破涕为笑,重新牵起友谊的小手,在夕阳下蹦跳着奔向回家的路。

唤醒:当孩子问“我们真的可以走出大山吗?”

志愿者问孩子们的梦想,一个孩子用稚嫩的语气说:“我觉得初中毕业后会去打工。”孩子们潜意识的认为,自己应该重复父母的路。

志愿者告诉他们。

“不是的。”

孩子们可以走出大山,可以拥抱更广阔的天空。

地理课堂上,孩子们对志愿者带来的岩石标本非常感兴趣,叽叽喳喳的围在老师周围。王婷老师告诉他们,这是来自祖国各地的石头,未来要自己去走遍祖国的壮丽山河,真正的触摸大地的脉搏。

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橙子老师”的袁荣成,总能为课堂注入神奇的魔力。在别开生面的心理课上,他带着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探索潜能的奇妙之旅。当“我很棒!”“我能行!”的宣言在教室回荡,孩子们眼中的光芒愈发闪亮,那是自信在生根的声音。

一名即将中考的孩子,怀揣着画家之梦,却不知这种选择是否正确。她把每一位老师的样子用动漫的笔触记录下来,志愿者们鼓励她坚持梦想,一定可以闯出自己的天地。

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志愿者们总是觉得要再多说一些,多教一点,反复强调远离危险水域的安全守则,细致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自我保护知识,专门为女孩们开设的成长课堂……每一个叮咛,都是希望这些幼苗能在呵护下茁壮成长。

飞翔:候鸟教雏鹰辨认方向,也教它们张开翅膀

“娃娃他爸在外面打工,我和他爷爷要干农活,实在看不住,只能把手机丢给他。”这是一位奶奶的描述。这个“娃娃”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军官,志愿者们语重心长的对男孩说:“你要为你的梦想努力,放下手机,就是努力的第一步。”

李宇然老师有一节特殊的课堂——带着孩子们看电影。课后他们一起讨论影片的感悟,孩子们非常踊跃的举手,他们从这些片段里,看到了感恩,看到了坚持,看到了勇敢.......

一个女孩递给志愿者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要感谢你们这些志愿者,我知道大山里的生活不如城里的生活,但是你们还是坚持下来了,谢谢你们。”这一刻,他们在相互感动着,这就是支教的意义——将不一样的故事讲给一群值得的人。

回望:风里传来孩子的歌声,像极了最初的约定

第一天的时候,志愿者跟孩子们约定好,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大声,要自信。

最后一天的时候,朝阳伴着晨露缓缓升起,孩子们脸上映着笑容。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有一天这首歌会变老,就像老杨树上的枝桠。”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

一首首动人的歌曲萦绕在大山深处,就像当初的约定,这些孩子们活泼、天真、自信,充满希望。

志愿者们温柔的和每一位小朋友道别,充满天马行空涂鸦的画布静静地在风中摇曳。小小的手掌印、歪歪扭扭的签名、天马行空的涂鸦,都是孩子们用色彩谱写的心语——有不舍的泪光,有憧憬的星火,更有对未来的期许。终有一天,这些稚嫩的雏鹰将褪去绒羽,在更广阔的天空中,展翼成诗。

十二天的时光转瞬即逝,石头画上未干的颜料、指纹画里交叠的印记、多彩的的风筝、岩石标本的纹路、模拟法庭的庄重誓言、AI世界的奇妙……每一帧都镌刻着希望的形状。虽然小候鸟们无法将整个世界的精彩都装入行囊,但他们相信,这些播撒在大山孩子们心田的种子——关于艺术、科学、法治与远方的想象,终将在某个瞬间破土而出。

“我眺望远方的北,期待再会。”

就像《候鸟》中的一句歌词,再会的那一天,期待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北方工业大学小候鸟支教团 宋瑶)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