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万虾兵下田!个旧这招“稻虾共舞” 预计收益翻 3 倍~

2025-08-08 09:01:53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近日,红河州渔业管理站在个旧市大屯街道戴家庄社区 沙龙潭居民小组恒洋渔业有限公司稻虾综合种养基地组织 实施的优质苗种发放活动圆满举办,一场“水产与水稻共舞” 的试验启动——由红河州渔业

近日,红河州渔业管理站在个旧市大屯街道戴家庄社区 沙龙潭居民小组恒洋渔业有限公司稻虾综合种养基地组织 实施的优质苗种发放活动圆满举办,一场“水产与水稻共舞” 的试验启动——由红河州渔业站牵头实施的“稻虾综合种养” 项目,在这里投下了由云南山水金源生物种苗有限公司提供 的第一批虾苗。

红河州渔业管理站站长杨艳红全程督导,严把苗种验收与投放关,个旧市渔业管理站参与投放为后续阶段性打样测产提供技术支持。波光粼粼的稻田边,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青褐色的红螯螯虾苗分装投放。这些原产澳大利亚的虾苗,以生长快、个头大、出肉率高著称。

承担这次稻虾综合种养试验任务的是个旧市恒洋渔业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周满平介绍道:“今天投放了6万多尾虾苗,覆盖30多亩稻田,预计今年10月就能上市。”

试验在原有五六种水产品基础上新增了红螯螯虾,养鱼的尾水经过净化后用于灌溉稻田,水里的浮游生物刚好成为了红螯螯虾的天然饵料。这种方式既有效利用了养殖尾水,又节省了虾的饲料成本,实现了“一水两用”、生态与效益双赢。

投放的苗种经过严格筛选,适应本地稻田生态环境,依托“稻护虾、虾肥稻”的生态共生模式,能让亩产效益显著提升。

试验将水稻种植与红螯螯虾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了稻虾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水稻根系为虾苗提供安全生长环境;虾苗钻行疏松土壤,吞食杂草虫卵,减少病虫害;虾粪化作天然有机肥反哺水稻。

据介绍,这是红河州第一次开展“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试验,个旧的水质、气候条件尤其适合红螯螯虾生长。

相较传统的稻鱼模式,稻虾模式的经济效益翻了3—4倍。未来,红河州渔业管理站将联合云南山水金源生物种苗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持单位,持续加强技术指导,推动这一“粮渔互促”模式走向成熟。

此次稻虾综合种养试验是对生态种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既守住了“米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为个旧生态农业蹚出了一条“一田双收”的致富新路。  (来源:锡都个旧)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