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山秀水间“电”亮乡村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贵州实践队赴黔实践调研

2025-08-07 14:47:00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通讯员:李萍 苏域玲 师祯楷)7月21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贵州调研实践团队到达贵州省贵阳市开展“电脉织南网,绿流兴千乡”主题调研活动。当日,实践团队在贵州电网责任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通讯员:李萍 苏域玲 师祯楷)7月21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贵州调研实践团队到达贵州省贵阳市开展“电脉织南网,绿流兴千乡”主题调研活动。当日,实践团队在贵州电网责任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和贵阳市供电局进行学习交流,以深入了解贵州农村电气化与分布式新能源发展现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电力支撑路径。

上午9点,武汉大学实践团队在贵州电科院开展座谈会。会议过程中,贵州电网电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贵州农村电气化发展历程,从“户户通电”工程到智能电网建设,贵州电网电科院为当地电网建设出谋划策,一步步克服山区地势复杂、偏远地区农民用电困难等问题,实现了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电科院配网中心指出,电科院作为电网公司的“智库”,在整个农业电气化、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消纳以及电网运行的各个环节中,提供技术支撑与监督服务。

当实践队问到贵州电网电科院在进行农业电气化改造的经验时,电科院相关部门领导表示:贵州省地势特殊,农业电气化改造必须因地制宜,对贵州省不同地区的农业化改造依照当地地势、产业特色,采取不同模式。在分布式新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方面,他指出:贵州地区分布式光伏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也面临着雨天多、光照少,光伏能源不稳定的问题。与此同时,电科院配网中心提出:在分布式光伏的稳压方面,他们一直在做出努力,近年来也有不少成果。此后,双方围绕农业企业电气化推进中的政策、民生、创新、能源、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交流。

当日下午3点,实践团队在贵阳市供电局继续开展调研。

双方座谈会上,贵阳供电局规划部领导详细介绍了贵州农业电气化示范区建设经验,强调农业电气化的规划必须见微知著、未令先行,不能等到省公司颁布政策了才开始做。贵阳市供电局调度、生产、营销部门以及党建组织部和武汉大学方表示赞成。

随后,武汉大学带队教授带领实践队员与贵阳市供电局就光伏发电对不同等级电力的适可能力、农业企业电气化的衡量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贵阳市供电局方提出“四可”:农业电气化的完成需要也必须做到在市场营销上可观可测,在调度运行上的可调可控。会议最后,贵阳市供电局各部门表示,希望日后与武汉大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合作。

会议结束后,实践团队在讲解员带领下,通过数字化讲解、实物展示方式了解了贵州电网发展史、奋斗史、创新史。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了贵阳供电局服务营业厅的智能化、人性化设计。生动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7月22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实践团队前往“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开阳县继续开展农业电气化专题调研。

上午11点,贵阳市供电局和贵州电网电科院领导带领实践团队到达松源富硒茶叶有限公司参观工业茶制作过程,了解用电情况。在参观交流过程中,电科院方问到了断电问题,茶园负责人回应:“这些工业茶在进行搓揉等环节时,断电的影响并不大,而烘烤时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近两年来几乎没有经历过断电情况。”此外,茶园负责人表示,他们是当地地区第一家安装微风发电的农产业企业。贵州地区分布式新能源正在逐步进入农业领域,农业企业电气化也在稳步推进。

当日下午,实践团队又前往贵州双壶堂药业有限公司调研。企业负责人反映,制药生产对温度控制要求严格,电力供应必须稳定可靠。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实践团队随队领导建议可考虑采用新型储能技术使用备用电源解决方案。在参观企业展厅时,团队成员了解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

经过两日深入调研,武汉大学实践团队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在贵州山区推进农业电气化,既需迎难而上的勇气,更需开拓创新的智慧。电力行业始终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不畏艰险,勇毅前行。"去时风雪载途,归程万家灯火",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必将持续向前。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