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金桔映丹心,青春助振兴

2025-08-01 10:53:1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十四五”乡村振兴成果巩固、“十五五”发展新程开启的关键衔接期,如何激发民企活力、共筑乡村繁荣,成为时代之问;而赋能政策优化、提升法治效能,则是破题之钥。7月3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

在“十四五”乡村振兴成果巩固、“十五五”发展新程开启的关键衔接期,如何激发民企活力、共筑乡村繁荣,成为时代之问;而赋能政策优化、提升法治效能,则是破题之钥。7月3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法润八桂 产业兴邦”实践团带着这两道命题走进柳州融安县,以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融安金桔”为样本,展开全链条调研,探寻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法治路径。

金果出山:三产融合的生动实践

七月的融安,连绵起伏的金桔树被夏季雨水洗得翠绿。广西师范大学“法润八桂 产业兴邦”实践团第一站便扎进爱田农业的生产基地。在爱田农业负责人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了解到了融安金桔丰收背后的隐忧,雨水偏多、病虫害风险高、缺乏专业植保人才等,这也表明了民营企业对气象预警、农技下沉的迫切需求。

在分拣包装车间,一个细节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每颗精选金桔都被独立包裹进“费列罗式”金箔纸中。“这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负责人解释道。队员们亲手触摸金箔包裹的金桔,直观感受到品牌化对农产品“身价”的跃升。

团队成员还了解到,企业正积极拥抱线上,通过短视频吸引消费者。“线上刚起步,直播是下一步目标。”负责人表示。这引发了队员们对农产品电商如何突破流量瓶颈、实现可持续运营的思考。

图为融安金桔核心生产基地。

图为团队成员与爱田企业经理交谈,了解爱田企业发展状况。

破局之路:疏“金”通“才”,法治筑基

一颗小小的融安金桔,承载着乡村产业振兴的希望。从政府护航的地标保护、 企业探索的品牌升级与三产融合,到迫切需要疏通的资金血脉与人才活水,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产业振兴的复杂性与系统性,要让这颗“黄金果”真正富民强村、行稳致远,关键在于突破两大瓶颈,并以法治力量筑牢发展基石:一是打通资金落地“快车道”,建立更高效、透明的政策资金落实与监督机制,缓解基层财政压力对政策红利释放的迟滞影响,让好政策真正及时转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动能。

其次是筑牢科技创新“人才基”,政府应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 鼓励并支持企业自主科研创新与核心技术人才培养。同时,更要立足法治框架,引导相关部门构建财税减免、金融扶持、权益保障等多维度协同的法律激励体系——以此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筑牢制度基石,通过明确合作各方的法律权责与利益分配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有序向乡村产业流动,在法治轨道上破解创新瓶颈,为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保障。

图为团队成员与爱田企业负责人合影。

团队成员认为,只有将解决资金与人才两大核心瓶颈作为驱动轮,并以坚实的法治保障作为基础,才能有效破除融安金桔乃至广大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深层制约,真正激活民营企业动能,在“十五五”乡村振兴新篇章中,将“小特产”锻造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

一颗小小的融安金桔,从枝头到消费者手中,浓缩了科技兴农的探索、品牌强农的雄心,也映射着政策落地、人才短板等乡村振兴路上的共性课题。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法润八桂 产业兴邦”实践团将继续关注融安金桔产业的发展,并思考青年学子如何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大潮中贡献智慧与力量。随着政策机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各方力量的有效协同,这颗闪耀在桂北山乡的“黄金密码”,必将释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振兴之光。(广西师范大学 何杰昭 何姝睿 盘云薇 李悦 李玉玲 林泳兰)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