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驼队”驱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升级

2025-07-31 15:45:0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2025年7月26日,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传来捷报:今年进出口运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较去年提前4天达成这一里程碑,其中中欧班列运量同比增长11%,达274.99万吨,标志着这条“钢铁驼队

2025年7月26日,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传来捷报:今年进出口运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较去年提前4天达成这一里程碑,其中中欧班列运量同比增长11%,达274.99万吨,标志着这条“钢铁驼队”正以量质齐升的态势重塑亚欧大陆物流版图。这一成就不仅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生动注脚,更折射出“一带一路”倡议在深化区域合作中的澎湃动能。

战略枢纽,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黄金通道”。为中欧班列“中通道”唯一进出境铁路口岸,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地处中蒙俄经济走廊核心节点,其战略价值在多边合作中愈发凸显。根据《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三方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列为合作重点,而二连浩特正是这一规划的直接受益者。目前,该口岸已形成覆盖国内24个省区市、通达10余国70多个枢纽站点的物流网络,成为连接中国环渤海经济圈与欧洲市场的“北方大动脉”。仅2025年上半年,二连浩特口岸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22.6亿元,货运量突破1034万吨,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印证了其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强大辐射力。

创新机制,科技赋能与国际协作的“双轮驱动”。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构建了“科技+机制”的立体化保障体系。在硬件层面,“智慧海关”建设成效显著:无人机巡查、全天候多功能查验车等设备实现货物“无感通关”,“铁路进境快速通关”模式将货物中转停留时间压缩19.7小时,作业停留时间减少10.2小时。软件层面,“日对话、月会晤”机制与蒙古国扎门乌德站深度协同,不仅成功推动蒙方取消对中国籍货运车辆的300元/辆环保税,每年为企业节省超千万元成本,更通过共享班列运行数据,实现中蒙宽轨列车编组优化,使跨境运输效率提升20%。

量质齐升,从传统货运到“新三样”领跑的跨越。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运量增长,不仅体现在数字层面,更反映在结构优化上。2025年上半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成为运输新主力,占中欧班列货值的35%,同比增长40%。这种转变背后,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产业协同的深化——蒙古国的矿产资源、俄罗斯的能源技术与中国的制造能力通过铁路网络深度融合,形成“资源-制造-市场”的闭环。例如,蒙古国塔旺陶勒盖煤矿通过跨境铁路直连中国甘其毛都口岸,煤炭运输成本较海运降低5美元/吨,预计2026年投运后年运量将突破2000万吨。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下,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突破再次证明,开放合作仍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钥匙。这条“钢铁驼队”承载的,不仅是千万吨货物,更是沿线国家对共同繁荣的期许。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二连浩特必将成为连接亚欧、面向未来的国际物流新标杆。(廖勇)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