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28日,一场意义深远的离乡交接工作在溧阳市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圆满收官。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化药系“药露滋秧绿,护心映穗黄”实践团队,历经25天扎根乡村的辛勤耕耘,将实践成果凝练成可传承的“健康火种”完成移交,为乡村健康事业的长远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在陈林荣老师和倪若花老师的专业引领下,团队精心编撰了《健康卫士带教手册。手册内容丰富且实用,陈老师凭借丰富的急救经验,指导团队成员精心绘制急救流程图。从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救援,到实施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关键急救步骤,都用简洁明了的图形和箭头清晰呈现,还标注了按压位置、深度、频率等精确信息。倪老师则发挥语言优势,指导团队创新编制方言版教学口诀。她带领成员深入调研当地方言特点,将日常卫生习惯、疾病预防等重要健康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方言口诀,如“勤洗手来多通风,病菌远离乐无穷”,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健康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图为7月26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药露滋秧绿 护心映穗黄"实践团队成员王玥正在分发手册。丁懿雯供图)
不仅如此,陈老师和倪老师组织团队在手册内页设置“错题集”模块。培训过程中,团队成员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农民学习健康知识时出现的典型误区,如血压计袖带反扣、药物剂量混淆等。考虑到乡村农药暴露这一健康风险,在陈老师和倪老师的提议下,团队在手册附录中嵌入手绘版《农药暴露风险日历》。团队将晦涩的医学指标转化为“红黄绿”农事预警信号,红色代表高风险,提醒村民此时进行农事活动要严格做好防护措施;绿色代表低风险,村民可相对放心操作。
在两位老师的建议下,建立云盘中的“急救技能微课库”,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常见急救技能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涵盖动画演示、实际操作示范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村民。并且,微课库将通过公司大屏实现月月更新,让村民能够学习到最新、最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在陈老师和倪老师的指导下,团队用“硬核工具包 + 柔性知识链”的独特方式,为乡村筑起一道永不撤离的生命防线,让健康守护的温度永久留在田间地头。(王玥 王亦涵 王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