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中烟”)以营销领域“首特专家”为“智慧引擎”,结合数字化人才培育模式,高效传播优秀的营销经验和方法,解码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培养路径。
在浙江中烟营销首特专家技能工作室里,一场跨越1200公里的线上课堂正在进行。屏幕里,市场营销部广州市场客户经理吴伟民正与市场营销部首席专家王建飞就“数字赋能消费链接”展开激烈讨论。这样的场景,正是浙江中烟“营销技能小课堂”的日常缩影。通过整合13位营销领域首特专家资源,浙江中烟构建起覆盖全国营销网络的线上培训平台,累计培训超1300人次,人均课时达16小时,为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人才培育样本。
破解“经验孤岛”的数字化突围。基于团队点多面广、长期驻外的客观现实,面对消费升级、技术迭代和渠道变革的多重挑战,传统“师傅带徒弟”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过去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但分散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培训负责人介绍,“比如市场营销部广州团队根据数字人直播技术总结的‘数字孪生带货法’,直到1个月后才陆续被其他区域知晓。”
为打破时空壁垒,浙江中烟创新性推出“首特专家+数字化平台”模式:1位首席专家牵头,12位特级专家组成导师团,通过“需求调研、课程开发、直播授课、案例复盘”闭环流程,将分散的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课程。截至5月,已开发《数字赋能现代营销》等4门精品课程,单场直播最高吸引350余人次观看。同时,“数字化平台”培训模式的组织和实施效率较传统线下培训大幅提升,从策划到落地的周期缩短一半。
图为首特专家叶斌为营销人员开展线上培训教学。沈振凯摄
构建“学用贯通”的培养生态。在营销首特专家技能工作室里,市场营销部特级专家任琴在线指导学员“公众号运营”、直播与短视频的相关知识。这种“理论+实战”的培训模式,正是浙江中烟人才培育的核心特色。“我们要求学员们把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能够结合业务工作实现场景落地。”王建飞介绍,“比如在《数字赋能现代营销》课程结束后,市场营销部四川团队、山西团队以及湖南团队已经将直播与短视频传播技术应用于工业、商业、零售户和消费者四维互动的全流程实操过程中。”
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让培训更具针对性。在“数据驱动工商零协同”的培训基础上,市场营销部太原市场客户经理黄桁进一步学习JAVA语言,将技术运用于“地市全息运营动态管理模式”和“消费者数字地图”的构建上。这种“精准滴灌”模式,使学员的培训应用率提升38个百分点,培训效果显著提升。
激活“价值驱动”的人才引擎。“我们建立了‘课程—案例—成果’转化机制,计划在近期将学员的优秀实践案例进行集中展示。”培训负责人说到。
通过持续对产教融合新模式的探索,浙江中烟以“首特专家”为智慧引擎,在营销领域共计培养出了烟草行业劳动模范1人、烟草行业技能人才工作专家库专家2人、烟草行业技术能手11人,这种“头雁领飞”效应,为企业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这种“企业出题、专家解题、全员答题”的模式,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后续,浙江中烟将继续充实“数字人才培育模式”,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打造更具韧性的人才生态。(胡逸茗、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