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在湖北襄阳南漳这片沃土上,一场关于烟叶生产的绿色革命正在上演。南漳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科技创新为笔,以生态理念为墨,绘就了一幅“科技赋能、绿色兴烟”的生动图景——从翱翔田畴的植保无人机,到田间“站岗”的智能诱捕器,再到清洁高效的电烤房群,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不仅让这片“金叶子”更生态、更优质,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增效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无人机飞防更“快”
为破解传统人工叶面喷施植保方式效率低、成本高、均匀度差且易受天气制约这一难题,南漳县局(营销部)创新采用“统一组织、统一药剂、统一标准”的统防统治模式,大力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助力烟农降本增效。
无人机飞防打药现场。
“无人机作业效率远超人工,以前背着喷雾器一天最多完成5亩,现在一天能喷洒70余亩,效率大大提升。”烟农尹厚涛的切身感受印证了技术的飞跃。薛坪烟叶收购站负责人宋福顺进一步介绍:“无人机雾化效果更佳,可节约农药30%以上、水资源60%,显著降低烟叶农药残留,保障了质量安全,实现了省时、省力、省工、省钱、环保的多重效益。”飞防技术的应用,正成为南漳烟区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
诱捕器防虫更“绿”
在南漳的烟田里,一盏盏外形别致的“小灯笼”——昆虫诱捕器悄然悬挂。长坪烟站技术员郑如华在安装时向烟农讲解:“内部的性诱剂能精准模拟雌性害虫气味,吸引雄性害虫‘自投罗网’。”在病虫害高发期,这些“卫士”作用显著,单个诱捕器日诱捕量可达上百只,有效压低田间虫口密度。
绿色防控示范田块。
与此同时,烟站还广泛布置黄色粘虫板。“黄色对蚜虫等害虫具有强吸引力,粘虫板成本低、效果好、可重复使用,经济环保。”郑如华补充道。南漳县局(营销部)生产办负责人赵玉纲介绍:“今年全县4个产烟乡镇安装诱捕器200个,基本实现核心烟田全覆盖。”物理防治手段的广泛应用,既保障了烟叶天然绿色品质,降低了环境污染,又为烟农节省了投入成本,为烟叶增产提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实现了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电烤房烤烟更“优”
“相比传统烤房,新的电烤房高效、绿色、智能。”对于新电烤房,烟农姚家均赞不绝口,更让他欣喜的是其便捷性:“通过手机就能智能调控!”工作人员现场演示,通过手机软件,烤房内温度、湿度、烘烤进度一目了然。
智能电烤房群。
“烘烤过程如同智能烹饪,设定好参数即可,烘烤程度更精准,烟叶品质更好。”姚家均表示,10间电烤房仅需2人便可实现全面管理。他还算了一笔经济账:与传统燃煤烤房相比,电烤房不仅操作更简便——而且每炉的用电和人工成本比燃煤烤房节省近600元。这笔账清晰地展现了新能源烘烤技术在降本增效和推动低碳转型方面的显著优势。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烟”,从“黑色排放”到“绿色烘烤”,南漳烟区的实践给出了现代农业转型的参考答案。下一步,南漳县局(营销部)将继续扎根烟田服务群众,积极推广运用绿色生态生产,不断探索助农降本增收致富新路径,用实际行动书写“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振兴答卷(文/图 游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