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陵文脉遇见塞纳河畔少年:南师大牵线法国中学生南京研学记

2025-07-23 17:04:55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2025年7月的南京,梧桐浓荫里藏着夏的热烈,也藏着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来自法国巴黎培英中文学校的21名中学生,在南京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精心策划下,开启了为期一周的 "金陵文化沉浸式研学之旅"。作为

 2025年7月的南京,梧桐浓荫里藏着夏的热烈,也藏着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来自法国巴黎培英中文学校的21名中学生,在南京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精心策划下,开启了为期一周的 "金陵文化沉浸式研学之旅"。作为百年学府,南师大以 "厚生" 校训为指引,多年来深耕中法文化教育交流,此次联合培英中文学校打造的研学活动,正是让塞纳河畔的少年们走进中国文化深处的生动实践。

 

红山动物园里的生态课:自然理念跨越国界的共鸣

 

"原来动物可以这样自在生活!" 站在红山森林动物园冈瓦纳展区的木栈道上,法国的少年们举着手机追拍树枝间穿梭的红脸蜘蛛猴,眼睛里闪着惊喜的光。

 

图片1.png

 

作为全国首个取消动物表演、让动物回归自然天性的动物园,红山动物园的理念本就自带吸引力,这堂精心设计的"生态启蒙课",以 "关爱生命,敬畏自然" 为主题,让法国学生们频频发出感叹。在冈瓦纳展区,当讲解员解释 "这里模拟的是远古大陆未分裂时的生态关联" 时,学生们俯身观察湿地旁共处的美洲红鹮与火烈鸟,指尖轻轻点着展板上的大陆漂移示意图提出了疑问,"它们来自不同的洲,却能在这里成为邻居?",他们得到了"就像不同国家的我们能在南京相遇" 的回答后,则让这份理念的传递更精准动人。学生们在沉浸式展区里看到是“生命本来的样子”,传递出的却是中国文化 "天人合一" 生态哲学。

 

校企联动的创新观察:南师大搭建的 "产学研桥梁"

 

在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学生们系统了解了中鼎公司的发展历程与品牌积淀,并亲手体验了其旗下箱包、玩具、服装等特色出口产品,比如深受年轻人喜爱的BENGA行李箱、色彩鲜艳的购物袋、亲肤莫代尔Polo衫、户外运动服等等,直观感受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图片2.png

 

据悉,中鼎公司与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既推动高校学术成果向市场转化,也为企业提前储备符合产业需求的国际化人才。汇鸿中鼎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蔚表示:“我们始终以开放的心态邀请更多海外友人‘走进来’,并积极推动员工及合作院校师生‘走出去’,形成双向互动机制。我们认为,国际化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理解、共同成长的过程。”

 

泥叫虎里的文化密码:法国少年指尖的中国温度

 

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回艺 SPACE),学生们开启了一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展馆内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承载历史记忆的民俗物件,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

 

图片3.png

 

随后,在基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一起体验了非遗“泥叫虎”的制作。“泥叫虎”是中国传统泥塑工艺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其腰部以牛皮连接,通过挤压头尾可发出哨声,形成形、色、声、动结合的独特艺术形态。从明亮的橙黄到深沉的墨黑,从点睛的赤红到勾勒纹路的金黄,大家根据自己对老虎形象的理解调配色彩,在已成型的泥坯上细细描绘……当一只只憨态可掬的泥叫虎在手中成型,学生们不仅体会到传统技艺的趣味,更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密码。 “非遗体验活动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活名片’。”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回艺 SPACE)负责人介绍,它能显著提升城市形象,通过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国际目光,塑造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品牌。同时,它可以有力推进教育与文化国际化,为海外学生提供沉浸式“中国课堂”。

 

从体验到共情:少年们带走的不只是记忆,更是文化的种子

 

一周的研学里,法国学生们的研学手册写满了细节:红山动物园里 "动物不需要表演" 的生态笔记,中鼎展厅里 "传统变时尚" 的创意速写,泥叫虎颜料盘里 "橙黄配赤红" 的色彩感悟……

 

图片4.png

 

这场由南师大牵线的研学之旅,让法国少年们不仅带走了亲手制作的泥叫虎、印有南京元素的文创产品,更带走了对中国文化的立体认知:生态智慧里的 "天人合一",企业创新中的 "传统新生",非遗技艺里的 "匠心传承"。而南师大,正是这场文化对话的 "桥梁工程师",让金陵文脉与塞纳河畔的少年相遇,让跨文化的理解在体验与共情中悄然生长。(图文 / 舒鑫雨)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