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瓷赋能“百千万”,千年匠心焕新彩

2025-07-23 14:13:2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导语:潮州嵌瓷,被誉为“会呼吸的雕塑”,是岭南古建筑中的一颗明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芝高,区级非遗传承人卢渤鑫、许名泰三位老师,用数十年光阴守护这项技艺。2025年7月12日,广州新华学院“潮

导语:潮州嵌瓷,被誉为“会呼吸的雕塑”,是岭南古建筑中的一颗明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芝高,区级非遗传承人卢渤鑫、许名泰三位老师,用数十年光阴守护这项技艺。2025年7月12日,广州新华学院“潮”砌蓬勃突击队前往潮州嵌瓷博物馆采访卢芝高、卢渤鑫、许名泰等多位传承人,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完成团队IP“阿瓷”的制作,以创新形式探索非遗活化路径。请大家一同跟随三位大师的讲述,走进嵌瓷艺术的传承与未来。

一、瓷韵世家:从泥土到星辰的传承之路

卢芝高老师生于嵌瓷艺术世家,其父卢芝圃是清末民初的潮州嵌瓷名将。谈及初学经历,卢老感慨:“儿时学习嵌瓷的时候,环境相当艰苦,那时候饿到不行还刻苦学画,蚊子的嗡嗡声还萦绕在耳边。艺术这种东西,不吃苦就一定没办法入门,我坚持了几十年,也从未停止过对嵌瓷的学习。古话说得好:‘生意小小能发家,功夫大大只是图生’,我对嵌瓷的这份热爱早已融入到我的生命。”

图为“潮”砌蓬勃突击队队员采访卢芝高老师。杨子昕 供图

卢渤鑫老师补充道,自幼受家族熏陶,他常看大人们修缮古建筑屋顶,那五彩斑斓的嵌瓷工艺便深深镌刻在他的心底。对他而言,嵌瓷最动人之处莫过于其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流光溢彩的瓷片既能勾勒出飞禽走兽的灵动姿态,又能塑造历史人物的传神风采,每一件作品都闪耀着令人心醉的艺术光芒。

图为卢渤鑫老师正在接受采访。姚婷 供图

许名泰老师则提到:“每当聆听恩师讲述他们当年学艺的艰辛历程,我都不禁为之动容。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前辈们只能靠着反复揣摩、独自钻研来精进技艺。相比之下,我深感幸运能成长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丰富的嵌瓷资料触手可及。2013年我随父亲登上修缮的古建筑屋顶,亲眼目睹卢老制作嵌瓷的场景:阳光下,五彩瓷片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那一刻,这颗热爱嵌瓷的种子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嵌瓷学徒尹祖成,虽然他是一名聋哑人,但他仍为了学习嵌瓷只身一人来到潮汕,已从师学艺3年。他认为,剪瓷片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他没有从未想过放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懂得了凡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要精益求精。他持之以恒的精神感动了我们在场的所有人。

嵌瓷学习者谢咏琳是一名来自揭阳的高中生,今年是暑假期间从师学习嵌瓷的第二年,她认为嵌瓷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艺术活,但她发现身边大多数人对嵌瓷的了解十分匮乏,所以想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嵌瓷继续传承下去。

二、守护与创新:嵌瓷的“生命延续术”

面对技艺被稀释的担忧,卢芝高老师有着别样的豁达:“现在很多学校组团前来学习,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培养兴趣和传承技艺的方式,孩子们拼贴的‘手工游戏’,恰是种子破土的前奏。回想起十几年前我在广州美术馆办展,嵌瓷作品勾起了大家的兴趣,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外地人的喜爱,他们不禁赞叹我的嵌瓷作品:‘这些碎瓷片通过拼接变成一件件独特的艺术品,真是不可思议啊!’”

三、传承潮艺,共筑“阿瓷”

在卢渤鑫与许名泰老师指导下,“潮”砌蓬勃突击队开启了IP形象阿瓷的嵌瓷创作。队员们先依据设计图构思阿瓷造型,结合嵌瓷工艺特点,确定用彩瓷片呈现其色彩与形态。

卢渤鑫老师指导“潮”砌蓬勃突击队队员们挑选瓷片,依据阿瓷各部分色彩需求,精挑不同颜色的瓷片。切割时,他们在老师示范下,用铁钳将瓷片处理成适配造型的大小与形状,把控力度与角度,保留瓷片边缘特色。

图为“潮”砌蓬勃突击队队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剪切瓷片。俞文杰 供图

粘贴环节,遵循老师传授的技法,以专用粘合剂固定瓷片,从阿瓷头部龙饰开始,细致排布,确保瓷片贴合且色彩过渡自然,逐步完成身体、服饰等部分,让阿瓷形象在瓷片拼接中鲜活呈现。此次制作让古老嵌瓷与现代IP融合,以创新形式延续嵌瓷生命力。

四、结语:瓷韵千秋,青春接棒

从卢芝高老师家族传承的坚守,到卢渤鑫、许名泰老师等多位传承人创新育人的探索,再到“潮”砌蓬勃突击队以青春创意赋能,续写潮州嵌瓷的传承故事,诠释热爱与担当。这门“会呼吸的雕塑”艺术,在代代匠人的匠心守护下,嵌瓷正跨越时空,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愿更多人听见嵌瓷的“呼吸”,让千年华彩,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永恒光芒。

图为“潮”砌蓬勃突击队与卢芝高老师的合照。姚婷 供图

陈俞锦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