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赤缇”实践团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赋能基层文化融合

2025-07-22 09:22:14 来源: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新疆农业大学“赤缇”实践团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42团,开展了以“普通话诵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动涵盖红色文化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新疆农业大学“赤缇”实践团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42团,开展了以“普通话诵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动涵盖红色文化传承、基层普通话培训及社区互动教学,多维度助力当地语言文化建设。

红色故事筑基

实践团首站到达安集海屯垦博物馆,在吴顺堂主任的带领下,成员们共同回顾兵团战士用青春和汗水铸就的屯垦传奇感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下午实践团成员用普通话向社区的小朋友们生动讲述“戈壁变良田”的感人故事,用问答的形式帮助孩子们理解兵团精神。

 

 

基层培训提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政策,助力少数民族基层工作人员提升普通话水平,实践团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普通话专题培训。培训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为核心,围绕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读和命题说话四大题型设计课程。志愿者们通过发音示范、方言纠正等环节,重点强化声调、儿化音、轻声等难点,帮助学员突破“不敢说、说不清”的瓶颈。此次培训覆盖少数民族基层工作人员28人,有效提升了基层服务的沟通效率。

 

 

社区互动激趣

“写给妈妈的三行诗,可以是最简单的‘我爱你’”实践团成员马如梦同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三行情书”的创作技巧,并引导孩子们围绕 “爱”“妈妈”等为主题创作短句表达真挚的感情。安全知识讲座则聚焦暑期常见风险,实践团成员用普通话配合漫画演示,讲解防溺水、防中暑等知识,并设置 “普通话问答”环节,增加趣味性。

 

 

新疆农业大学“赤缇”实践团的一系列活动,将普通话推广与文化传承、基层需求、社区服务深度结合,既传递了语言的温度,又彰显了文化的力量。实践团将持续关注基层语言需求,探索更接地气的推广模式,让普通话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王慧杰)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