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处理校区调整过程中产生的闲置自行车问题,已成为众多高校学生面临的一项现实挑战。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一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成立“轱辘会”,即校园二手自行车交易平台。此举不仅有效推动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为打造整洁、低碳的校园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轱辘会”项目由该校公共管理学院的任殷达同学于2023年春季发起并创立。项目自启动以来,经过两年的稳健运营,累计成交金额已突破万元大关,团队规模也扩大至十余人。目前,“轱辘会”已成功入驻校园创业园区,成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典范。
该项目构建了一套规范化的校园二手自行车回收与再利用流程。每年5月,项目团队启动回收工作,将收集到的自行车统一存放并进行管理。利用暑假时间,团队成员提前返校,对所有回收的自行车进行集中维修、清洁和质量检测,确保每辆待售自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9月开学季,经过精心处理的自行车在指定场地集中发售,以合理的价格和完善的后续质保服务,切实保障了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
“轱辘会”平台有效缓解了高年级学生自行车异地携带的难题,同时也为新生提供了便捷、经济的代步工具,显著减少了校园内废弃自行车的堆积,美化了校园环境。项目始终秉承社会工作“倡导互助、解决问题”的核心理念,积极践行“效率、和谐、持续”的绿色发展观。
凭借其突出的公益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轱辘会”荣获第七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北京市三等奖,六月荣获第五届“创益无极限”公益项目设计大赛一等奖、最佳合作团队、最受欢迎项目、青年公益大使等荣誉称号。并得到了学校教师团队的精心指导。项目将“立德守正,崇劳创新”的学校使命融入实践,探索出一条校园资源绿色循环的创新路径,为构建“洁净、绿色、低碳”的校园生态贡献了青春智慧与力量。(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任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