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与重构: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信息化建设15问

2025-07-18 13:25:2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持续深化,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该如何突破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提高在稳定经营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构建敏捷响应的能力,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难题。1.什么是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主要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持续深化,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该如何突破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提高在稳定经营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构建敏捷响应的能力,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难题。

1.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电子)数据库等,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信息化建设通常是对现有业务流程的改进和自动化(电子化)。

2.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主要包括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企业的业务模式、组织架构、文化等进行全面革新,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数字化的初级阶段,主要解决信息孤岛和业务流程自动化问题。

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强调以数据驱动业务创新和生态重构。

3.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阶段?

第1阶段: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完全自主建设。

第2阶段:省级烟草公司集中/统一建设为主,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独立自主建设为辅。该建设方式是跟随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发展演变而转变的,例如国有银行系统同样经历了类似演变过程。

第3阶段:总公司集中/统一与省级集中/统一建设相结合,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独立自主建设为辅。

4.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面临的挑战是: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信息系统各自独立、封闭(软件厂商牢牢控制)、不统一,必然结果是信息孤岛严重、应用系统集成与整合困难重重;以及没有统一身份认证,没有统一门户。

随之而来带来机遇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非互联网、传统企业创新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5.理想中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应遵循的原则?

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协调一致、统一资源、集成整合、开放共享、避免重复、力戒冲突、便于扩展、滚动提升。

6.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先说有所不为:一是企业上级统一实施的项目要避免重复建设;二是投资较大的项目应征求上级意见并慎重决策;三是投资收益不清晰的慎重决策。

再说说有所为:一是投资较少的(个人建议是低于几万元)可考虑积极探索尝试;二是要积极主动投入到新技术、新方法、新平台的摸索实践中;三是要重视创新型、实践型、试验型技术尝试,重视实践队伍建设及锻炼,还应为其适当采购、配备相关的设施设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来越高,总公司或省级公司统一建设运用的项目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然而:一是由于个性化的数字化小微应用支撑需求难以大范围统一建设;二是要崇尚多样性方式方法和技术运用探索。因此,地市级为辅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势必还要长期延续。

7.数字化转型项目收益如何评估?

一是经济效益评估。应包含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二是客户价值的创造。主要涉及客户满意度提升和客户体验升级等。

三是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度的提升。主要是使企业真正实现按规程和流程,按照标准体系运行。

8.信息中心和业务部门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应如何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一、信息中心的角色升级-从技术支撑到战略赋能

1.技术架构师:承担系统性规划;搭建可扩展的数字化基座;确保技术选型的前瞻性。

2.数据价值挖掘者:建立企业级数据资产地图;构建自助分析工具-促使业务人员数据挖掘分析完成率提升至50%;搭建软件模型工厂-快速响应业务场景需求。

3.变革催化师:开展数字化沙盘演练-模拟业务流程,重构工作流程;运营数字化创新孵化器;培养业务部门开发者-采用低代码等工具使业务部门可完成自主开发。

二、业务部门的角色进化-从被动使用者到主动共建者

1.业务痛点诊断专家:绘制价值流图-识别端到端流程中的改进点;量化机会成本;定义场景化需求-把“想要”转换为“需要”。

2.数字化产品经理:融入软件产品虚拟团队;管理数字化需求优先级-运用好加权最短作业优先原则;参与敏捷迭代评审。

3.变革落地推动者:设计组织适配方案;开展种子用户培训;收集一线反馈并形成闭环。

9.如何判断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某项信息技术创新的价值高或低?

一是可复制性:既可推广价值,应用推广的范围广度;二是应用时间长短:应用时间越长越有生命力价值越大;三是创新收益。

10.低代码对于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带来哪些机遇?

低代码平台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降本、提速、赋能”三位一体的突破路径,正在重塑传统企业的创新范式。

一、破解传统企业数字化困局的钥匙

一是技术鸿沟的跨越,使原本只能外包给软件公司的数字化需求转由自身承担。二是成本结构优化,其中人力成本-减少70%的工作量;时间成本-开发效率提升6-8倍;试错成本-验证成本降低90%。三是老旧系统激活,用低代码构建“胶水层”整合老旧系统,使原软件系统生命周期延长3-5年,节省大量费用。

二、业务创新的加速器

一是长尾需求得以满足。例如销售部门可自主开发客户拜访记录APP;质量部门可自主搭建缺陷分类分析看板。解决传统IT"重大轻小"的痛点,覆盖80%边缘需求

二是获得敏捷迭代能力。

对比数据:


三是流程再造突破。

三、组织能力升级

一是人才结构转型。新型角色涌现。全员开发者;数据民主化得以推进。二是组织能力升级。使不具备信息技术基因的,传统的企业升级为具备信息技术基因的新型现代企业。

11.当前企业移动端(手机端)软件支撑所面临的困境与最佳解决路径是什么?

困境一:开发手机端企业用途(to B)原生APP复杂性强、成本高。无论是省级公司还是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如果采用原生APP方案。一是至少需要开发和维护苹果、安卓、鸿蒙三个版本。二是任何平台的原生APP开发都呈现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

困境二:有些企业要求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数据必须保存在内网。

最佳解决路径:当前最佳路径是采用“超级APP”方式(超级APP概念详见杨建辉另一篇文章)。一是采用企业微信、钉钉、飞书、weilink等“to B”性质的大厂方案,对接企业私有云数据中心。二是条件成熟时开发企业专属的“超级APP”。上述方案均可整合企业所有移动端应用。

12.云计算技术对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的价值?

云计算技术为传统中小企业提供了“轻资产、快部署、高弹性”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显著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使其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与大企业同等级别的数字化能力。

1.成本重构:参考数据为传统1/10。

2.数字化敏捷性提升:10倍以上。

3.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13.大数据技术的价值?

好消息是:大数据技术正在逐步成为传统中小企业实现“精准决策、效率跃升、创新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是当前可运用的大数据基础设施昂贵,个人认为由上级统一建设各级共享为宜。二是对于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构建敏捷高效的大数据应用层目前还没有适用的低成本工具。

总之,当前对于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具显著价值的大数据应用案例还不多见。

14.AI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哪些影响?

人工智能(AI)正在成为传统中小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创新突围、智能升级”的破局利器。

一、效率革命:自动化替代重复劳动智能客服。

1.文档处理:效率提升5~10倍。

2.生产质检:制造业用视觉检测替代人工。

二、决策升级:数据驱动经营指导货源分配。

1.物流链升级;2.客户分析。

三、服务创新智能服务。

个性化推荐。

四、风险控制优化

1.审查;2.反向PUA。

15.体现大型传统企业地市级分公司数字化转型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一是数字化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也包括对新技术的跟踪掌握以及运用实践能力。体现在系统规划、体系架构设计、系统整合与统筹协调等综合实力。二是低代码、RPA、AI方面的人才储备及其作用发挥。体现在其低代码与RPA和AI人才队伍建设和队伍作用发挥的大小。(杨建辉 陈陶慧)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