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脉同频探丹寨,多维联动促振兴——合肥工业大学实践团队以“五位一体”为基准探索丹寨发展新图景

2025-07-16 11:02:33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探索高校助力县域发展的有效路径,合肥工业大学仪器学院“五脉同频探丹寨,多维联动促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于2025 年7月7日至11日走进贵州省丹寨县,以“五位一体&rdqu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探索高校助力县域发展的有效路径,合肥工业大学仪器学院“五脉同频探丹寨,多维联动促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于2025 年7月7日至11日走进贵州省丹寨县,以“五位一体”为框架,联动“四横”与“四纵”资源,通过支教帮扶、政策调研、文化挖掘等多维实践,为丹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文化赋能:解码非遗基因 激活传承生命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根基。7月7日,团队开启文化溯源之旅。首站聚焦蜡染非遗与传统苗医。在蜡染工坊,传承人张老师详细讲解蜡染完整工序,团队成员聆听坚守技艺的故事与创新期许,深入挖掘苗族特色技艺的文化内涵。随后,团队走进当地苗医馆,体验特色非遗苗医,感受传统医药智慧,同步收集相关经济调研信息,探寻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路径。

当日下午,团队奔赴丹寨扶贫茶园,在负责人带领下了解茶园从零散种植到品牌化运营的发展历程,探寻“茶旅融合”模式下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

7月10日下午,团队走进卡拉村,体验鸟笼编织技艺,探访银饰工艺。罗老师演示选竹、编织等传统工序,成员们亲身体会 “一根竹条、千次弯折” 的匠心;在银饰工坊通过与匠人交流,团队深入挖掘传统技艺背后的文化价值与产业潜力,助力非遗“活态传承”。

经济协同:构建多元矩阵 夯实振兴产业基

经济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7月8日上午,团队与丹寨团县委召开座谈会,创业青年杨东东分享乡村创业历程,金钟一小校友传递扎根基层的奋斗经验,政企校三方围绕丹寨经济发展路径深入交流,凝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识。当日下午,长青二小举行的爱心捐赠暨基地授牌仪式,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捐赠书包,合肥工业大学仪器学院同步赠送科普书籍,构建起“企业反哺教育、高校智力支持”的长效机制。

7月7日茶山调研中,团队还重点了解茶园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运营的转型之路,探讨“茶叶种植 + 文旅体验”的产业融合模式,为农业赋能经济寻找新支点。

社会服务:支教播撒希望 筑牢民生保障网

社会振兴离不开教育赋能。7月9日至10日,团队在长青二小开展系列支教活动,以多元课程体系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7月9日,破冰游戏开始了支教旅程,“扭扭棒创意工坊”让孩子们在制作立体花朵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音乐课上,合唱声回荡校园;物理实验课上,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体验,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7月10日,支教活动进入收尾阶段。卡纸叠青蛙课程中,孩子们专注练习折痕技巧,一只只灵动的 “青蛙” 展现出创造力;填色绘画课上,五彩斑斓的作品勾勒出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结课合影时,孩子们手持作品的笑脸,成为教育帮扶最生动的注脚。

 

生态融合:践行绿色理念 探索可持续路径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团队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实践全程,7月 7日的茶园调研中,重点考察生态种植模式,对有机肥料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进行记录,肯定了“不打农药、自然生长”的种植理念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意义。

在卡拉村非遗调研期间,团队发现鸟笼编织采用本地可再生竹材,银饰加工注重废料回收,蜡染使用植物染料等传统做法,均符合现代生态环保理念。据此提出“非遗技艺 + 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政治引领:凝聚校地合力 完善长效保障链

政治协同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7月11日,借合肥工业大学 80 周年校庆契机,团队走访贵州校友会,构建“校友资源 + 地方发展”的联动机制。座谈会上,校友们结合在黔工作经历,分享参与大数据产业、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实践经验。

校友们践行的“厚德、笃学、崇实、尚新”校训精神,与团队“四横四纵” 实践体系高度契合 —— 以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教师党支部为横向力量,联动政府、高校、企业、学生纵向资源,形成“短期实践有成效、长期合作有机制”的工作格局。从团县委座谈会到校友会访谈,团队持续完善组织保障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支撑。

 

此次实践中,合肥工业大学仪器学院团队以 “五位一体” 为框架,通过 “四横四纵” 资源整合,实现五位协同推进。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用智慧破解发展难题,不仅为丹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更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合工大方案”。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