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暑期实践团:AI科普进基层,赋能精神文明建设

2025-07-16 10:01:0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为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的科学素养与数字技能,7月4日至11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AI 梦启,智创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秦皇岛市御品星城、海悦公馆、万象城、在水一方、团

在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为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的科学素养与数字技能,7月4日至11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AI 梦启,智创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秦皇岛市御品星城、海悦公馆、万象城、在水一方、团结里、燕大西苑社区及卢王庄村,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系列 AI 科普实践活动,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在御品星城、海悦公馆等六大城市社区,实践团精心打造“童心筑梦・智创未来”主题科普活动,构建起“五维主题联动、六区资源协同”的AI科技体验矩阵,让前沿科技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走进青少年生活。

“魔幻网页”主题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以自制的“哈利波特”主题网站为实例,系统讲解网页基本构成,指导青少年进行模块拖拽、链接设置及现场照片导入等操作。青少年在实践中直观感受web网页背后的AI逻辑与创意,初步建立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框架。

团队成员引导学生体验AI产品

“码动未来”课堂上,积木式编程工具成为青少年接触AI技术的重要媒介。从基础图形绘制到小车颜色识别控制,实践团成员循序渐进引导青少年理解编程原理,有效培养了青少年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意识,为其未来深入探索编程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AI创梦”环节备受关注,实践团成员通过生动案例解析与互动游戏体验,向青少年普及AI图像识别、语音生成等前沿技术。青少年借助简易AI工具开展创作实践,VR眼镜展示区的沉浸式体验,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欲望。

课堂互动环节

“动画制作”课堂以《小猪佩奇》为教学切入点,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解平面动画原理,指导青少年完成动画帧绘制。在静态图画向连贯动画的转化过程中,青少年的绘画技能、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同步提升。

“神奇的机器人”主题活动中,实践团成员通过机械臂、智能机器人精准抓取、移动等演示操作,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智能机械的魅力。同时,指导青少年进行简单的机器人编程实践,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智能机械领域的研究兴趣。

针对数字时代基层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面临的AI诈骗风险,实践团走进秦皇岛北戴河区卢王庄村,开展“科技进乡村,防诈护平安”专项宣讲,以专业知识为基层安全筑起“科技防线”。

实践团将“服务基层、普及科学、守护民生”作为实践导向,针对数字时代AI诈骗手段迷惑性强、难以分辨,农村老龄化严重、数字技能薄弱的特点,提前梳理AI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解AI诈骗的常见形式,分析骗子的作案手法和防范技巧,提醒村民们在收到可疑信息、接到陌生电话、遇到亲友借钱时要保持警惕,做到“三不”: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贸然点开链接,不随意转账汇款,引导群众提高防范意识。

团队成员进行防诈宣传

随后,队员们详细介绍国家反诈APP的功能特性,手把手协助老年群众完成下载安装,并开展一对一使用教学,明确举报流程与应急处置方式。针对部分老年群众手机存在的信息泄露隐患,团队成员同步开展安全检测,指导辨别安全应用程序,协助清理手机内存、卸载恶意软件,切实提升了老年群众的手机使用安全性与流畅度,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此次以科技赋能基层为核心思路的实践活动,有效整合高校专业资源、基层阵地优势与家庭教育需求,构建了“高校输出专业力、基层提供实践承载力、家庭增强参与推动力”的良性互动机制,不仅激发了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潜能,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数字安全素养,更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以科技赋能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对于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技赋能,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有助于提升基层群众的科技素养和生活品质。同时,搭建了高校服务基层的有效平台,促进了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基础。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深耕科技科普领域,推动更多高校资源服务基层发展,助力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探索,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文:王灵娟)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