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深耕烟田、设施综合利用领域,以创新种植模式与资源盘活策略为抓手,激活传统烟田、设施综合利用发展潜能,为烟农打造出多元增收新路径,绘就了一幅绚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秉持烟粮协同发展理念,在农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歇马镇官斗村的烟田,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盛夏时节,连片的烟叶在阳光下舒展身姿,散发着蓬勃生机,而烟叶垄间,嫩绿的黄豆苗破土而出,随风轻摇,两种作物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充满希望的田园图景。
经测算,今年官斗村烟田套种的黄豆每亩产量可达200斤左右,能为烟农带来500—600元的额外收入,套种红薯每亩增收近千元。烟农张传铭满脸喜悦地分享道:“以前只种烟叶,土地闲置时间长,现在套种黄豆,不仅多了份收入,还改善了土壤结构,土地更肥沃了,以后种啥都更有信心!”这种“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创新模式,既稳固了烟叶特色产业发展根基,又提升了粮食产量,为保康烟区探索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图为官斗村烟田里套种的黄豆
除了烟粮套种,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还将目光投向了烟叶育苗大棚和密集烤房等闲置资源,让它们在闲置期也能发挥经济效益。烟叶育苗期结束后,为了将育苗大棚7个月的闲置期充分利用起来,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积极引导大棚户主在育苗大棚闲置期种植各类果蔬。保康县后坪镇堰塘冲村的育苗大棚内,四季豆、黄瓜、西红柿等果蔬长势喜人。保康县黄金叶烟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世奎手捧刚采摘的一篮子四季豆,笑容满面地说:“以前育完烟苗,大棚就闲置着,不知道种啥好。现在育完苗接着种瓜果蔬菜,大棚不浪费,收入也增加了,而且我们大棚里的蔬菜都是有机种植,产品供不应求,销路根本不用愁!”这种“烟+N”的多元增收模式,不仅丰富了烟农的“菜篮子”,更让烟农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图为后坪镇堰塘冲村烟农在现代化育苗棚内采摘四季豆
育苗大棚实现“一棚两用”,密集烤房也不甘示弱。保康县的烟农在种植烤烟的同时,还会发展香菇、木耳等产业。每年,烟农会将闲置期的密集烤房用于烘烤木耳、香菇,避免其在长时间阴雨天气发霉腐烂。烟农蒋林厚对此赞不绝口:“操作流程简单,控制设备好上手,而且和烟叶烘烤时间错开,既省工又省钱!”
在保康县,通过烟田套种、烟基设施综合利用等一系列举措,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烟农收入稳步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