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探“荔”路 ,青春赋能振兴

2025-07-14 10:44:1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盛夏时节,安溪县蓬莱镇鹤前村的千年荔枝园里,“状元红”荔枝缀满枝头,红果绿叶间透着丰收的喜悦。7月9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农旅焕新,育苗筑梦”实践队在蓬莱镇

盛夏时节,安溪县蓬莱镇鹤前村的千年荔枝园里,“状元红”荔枝缀满枝头,红果绿叶间透着丰收的喜悦。7月9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农旅焕新,育苗筑梦”实践队在蓬莱镇副镇长李琼月、指导老师时卫平带领下,深入鹤前村开展实地调研,为荔枝产业发展“把脉”,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荔枝产业现状:百年古树待“破圈”

鹤前村荔枝种植历史逾百年,“状元红”作为当地特色品种,以果肉饱满、甜润多汁闻名,但长期面临品牌化不足、产业链单一等发展瓶颈。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书记刘义发深入交流。据介绍,尽管“状元红”品质优良,过去主要依赖线下批发销售,利润空间有限,亟需科学种植指导与市场化推广。

蓬莱镇政府已着手破解这一难题:通过开展农户技术培训,邀请农业专家指导荔枝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推动种植管理升级。李琼月副镇长表示,乡村振兴需要“新农人”注入活力——既要有科学种植知识支撑,也要有文旅宣传、文创设计等创新思维,而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此前策划的7月5日“清水圣荔”荔枝节及7月6日助农直播活动,正是“农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样本。目前,这些活动已获安溪融媒体等多家媒体报道,“蓬莱荔枝”的知名度正持续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书记刘义发座谈会现场(吴一虹摄)

古树荔园探访:特色与期待并存

离开村委会,实践队员随李琼月、时卫平走进荔枝大户刘灿铭的家。刘灿铭承包了村内400-500棵荔枝古树,部分树龄超百年,年产量达4-5万斤。这里的荔枝以“古树名木”为特色,依托生态管理,果实底部无虫卵、干净卫生;辨别核大小更有诀窍——底部尖的是小核,圆的是大核。

“过去主要靠中间商收购,现在想借助国家农业短视频流量倾斜,通过直播打开线上销路。”刘灿铭坦言,实践队此前的助农直播让他看到了新可能,直播不仅卖货,更能讲好古树荔枝的故事,吸引更多人关注。

图为时卫平老师与荔枝农户王云了解荔枝场景(吴一虹摄)

青春力量:为振兴注入新动能

作为“三下乡”暑期实践的重要环节,福建农林大学“农旅焕新,育苗筑梦”实践队自7月初进驻蓬莱镇以来,已开展荔枝节策划、助农直播、非遗文化宣传等多项活动。此次深入鹤前村调研,实践队将结合前期收集的游客反馈、直播数据等,整理形成荔枝品牌包装、电商运营等专业建议,助力产业从“卖鲜果”向“卖品牌”“卖文化”升级。

“通过实地走访,我们更直观感受到乡村对科学知识和创新思维的渴求。”实践队队长曾亦朵表示,作为福农学子,实践队员立志把课堂所学转化为田间实践,用青春智慧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图为实践队员鹤前村合照(王韵迪摄)

当前,鹤前村的“状元红”荔枝已进入成熟季,颗颗红果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而青年学子与乡土的双向奔赴,正为这片土地书写着更生动的振兴故事。(曾亦朵、卢观丽、彭乐涵)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