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 以“浪漫世遗 乐动琴岛”为主题的第六届鼓浪屿音乐季启幕。在接下来10天的时间里,于鼓浪屿港仔后沙滩、鼓浪屿音乐厅、管风琴艺术中心、鼓浪屿街头,开展近百场歌剧、管风琴、钢琴、流行等多元形式的演出及活动,为全球音乐爱好者献上一场沉浸式音乐盛宴。
本届音乐季由厦门市人民政府指导,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以及厦门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主办。
据了解,本次音乐季几乎所有场次向广大市民游客开放免费预约,市民可通过“音乐之岛鼓浪屿”“鼓浪屿音乐厅”小程序提前预约,真正实现“全民参与的沉浸式音乐盛会”。
现场:八卦楼上演歌剧《卡门》 实景精粹音乐会引市民惊叹
12日的鼓浪屿,从白天到夜幕都流淌着动人旋律,这座承载着世界多元文化记忆的世遗小岛,再次因为音乐而沸腾。
“我是第一次在八卦楼看《卡门》,感觉很特别,有一种时空交错的独特感觉。”来自泉州的王小姐是歌剧爱好者,在八卦楼体验了《卡门》实景精粹音乐会,现场历史建筑的精美雕饰、独特氛围与《卡门》跌宕起伏的剧情、动人的旋律完美交融,也让现场观众不时发出赞叹,“感觉在这里听歌剧,音乐都有了魔法。”
八卦楼里上演音乐与建筑交织的浪漫叙事,另一边港仔后沙滩上,海上舞台首秀——“夏夜开场白”声而向上流行音乐专场,正用一场浪漫多元的流行音乐演出,开启鼓浪屿的仲夏夜之梦。
舞台现场,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音乐人轮番献唱,唱作人陈婧霏现场演唱《深蓝》《人间指南》等代表作,配合温柔海风,万分柔情“限时放映”;台北雨国乐队主唱陈翰与原创音乐人Chainhaha携手演绎共同创作的歌曲《鼓浪的风 Good Flow》,以轻快的节奏与灵动的旋律相互交织,在鼓浪屿的海风里搭建起跨越海峡的情感桥梁。
据了解,这首《鼓浪的风 Good Flow》荣获“声而向上”两岸(厦门)青年音乐人创作营最高奖,是两岸青年音乐人深入鼓浪屿采风而作,不仅是两岸青年对鼓浪屿人文底蕴的共同感悟,更深化了彼此对共同文化根脉的认同。
此外,“Opera Gala世界歌剧精粹集锦音乐会”,在鼓浪屿音乐厅汇聚多国艺术家,演绎《费加罗的婚礼》《蝴蝶夫人》《麦克白》等经典选段,让歌剧爱好者一次性饱览世界歌剧瑰宝。
亮点:鼓浪屿音乐季成为全球艺术家展现交流的舞台
本届鼓浪屿音乐季为期10天,兼顾高雅艺术与潮流文化,包含音乐殿堂、海上舞台、音乐街角、音乐空间等四大板块。
“音乐殿堂”专注高雅艺术,共有11场音乐会在鼓浪屿音乐厅上演。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也将亮相,携3位优秀青年歌唱家呈现“倚石听声”中国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用精湛技艺展现中国声乐的独特魅力。
10场音乐会将在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举办。国际管风琴界泰斗、德国著名管风琴家卢德格尔・卢曼正式签约“鼓浪屿驻岛艺术家”,他将与鼓浪屿首位管风琴驻岛艺术家、英国著名音乐家托马斯・托特在管风琴艺术中心演出,并开设大师课,为乐迷带来管风琴艺术之旅。著名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家沈凡秀将搭档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国家一级演员董晓琳,上演“乐器之王”管风琴与东方丝弦琵琶的“跨时空对话”,探索中西乐器的融合可能。
“海上舞台”在鼓浪屿港仔后沙滩进行,将举办8场演出。本届音乐季延续对原创音乐的扶持,通过与“腾讯音乐人・不凡现场”及“声而向上・原创音乐人计划”深度合作,为原创音乐人搭建高规格展示平台,电子民谣组合BZ1、国风唱作人一棵小葱・傅红雨、Z世代唱作歌手王以诺等新锐音乐人将轮番献唱,展现原创音乐的“新潮”力量。
同时,音乐季期间,每天傍晚18点到19点30,市民还可以在鼓浪屿钢琴码头、马约翰广场、鼓浪屿世界遗产标志这三大户外地标,欣赏到风格各异的“音乐街角”演出。
回顾:从音乐盛会到文化符号的进阶之路
从《卡门》的经典回响到管风琴的恢弘乐章,从两岸青年的共同创作到全球原创音乐人的激情献唱,鼓浪屿音乐季正以多元包容的姿态,让“音乐之岛”的旋律跨越国界、连接心灵。
多年来,鼓浪屿音乐季持续通过邀请全球顶尖艺术家、引入多元音乐形式,让“音乐之岛”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更通过文化惠民、全民参与的理念,让高雅艺术走进大众生活,成为厦门乃至中国文化展示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从最初的音乐展演到如今集“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为一体的文化IP,如今,鼓浪屿音乐季已不仅是一场为期十天的盛会,更成为串联历史与当下、本土与世界的文化纽带——它让鼓浪屿的百年建筑成为“会唱歌的遗产”,让多元文化在音符中实现共鸣,更让“音乐之岛”的精神内核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