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骄阳炙烤着湘南大地,在嘉禾县普满乡逸香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烟叶专业化分级工场里,另一种温度正在升腾。推开工场大门,醇厚的烟草芳香扑面而来,三十余位身着统一工装的乡亲端坐操作台前,指尖在金黄的烟叶间翩跹起舞。
60多岁的刘阿姨左手轻捻烟叶筋脉,右手迅速将其归入烟框内,动作行云流水。"这片叶面油润、色泽均匀,是上等货!"她眼角漾起笑纹,仿佛在鉴赏艺术品。工场尽头,成垛的金色烟叶在阳光下流淌着蜜糖般的光泽,每一片都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厚重希望。
(乡亲们正跟烟技员交流专业化分级技术)
“以前围着灶台转,手心向上心里慌。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带娃、赚钱两不误!”一位大姐娴熟地分拣着烟叶,脸上笑意盈盈,“一天能挣一百块,生活有了新奔头。”
曾经,单一产业结构让农村闲置劳动力尤其是妇女和中老年群体就业无门,嘉禾县作为传统农业县,辖区近40%的农村妇女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如今,像逸香合作社这样的固定分级工场星罗棋布,43座分级工场如星辰散落乡野,照亮了闲置劳动力的出路。技术门槛适中、时间灵活自由,让“顾家”与“挣钱”这对矛盾在家门口得以化解。
技术赋能打破年龄壁垒。在湖南嘉禾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普满烟草站的培训现场,烟叶技术员小朱创新采用"色卡记忆法":将7个主要等级标准转化为彩虹色系,辅以"叶片薄如纸是次级,厚实油亮是优级"的顺口溜。55岁的雷阿姨经过三天培训,分级准确率已达90%:"比绣花简单多了,这活能干到七十岁!"工场更推出"弹性工时制",母亲们可趁孩子上学时工作,午休回家做饭,实现"灶台与工作台的无缝衔接"。
(烟草站技术员手把手教学)
政策“组合拳”更夯实了这份家门口工作的底气。嘉禾县烟草公司烟叶生产经营分部积极引导合作社对集中分级主体实施补贴,严格监管用工合同签订,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监督合作社及时为工人购买工伤及意外伤害保险,让乡亲上班安心,工作安全放心。
“分级工场条件日益改善,通风好、有歇脚地,大家伙都是邻里乡亲,说说笑笑就把活干了。工资有保障,多劳还能多得,心里踏实!”一位工人的感慨道出了大伙的心声,分级工场不仅是一个劳动场所,更成为乡村社区新的活力纽带。
(开展专业化分级前安全管理培训)
数据印证着“小工场”撬动的“大民生”,2025年,嘉禾县共建成43个固定分级点,依托逸香、经典、泽润3家烟农合作社,为当地创造约900个专业岗位与200个季节性岗位,农户通过烟叶分级这一个环节人均增收逾7000元,同时在翻耕、田间管理、收购等环节均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一片片金叶,正实实在在转化为乡亲们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在泽润烟农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共富议事会"上,理事长老胡算起民生账:"今年支付分级工人工资300万,工人两个月增收7800元,连带刺激了集市的消费。"不远处的超市老板笑着插话:"工场发薪日,我家营业额涨三成!"
站在工场顶楼俯瞰,远处连片的烟田在晚风中翻涌黄色金浪,分级区的灯光如明珠镶嵌其间。分级工场的机器仍在欢鸣,它奏响的不只是产业升级的序曲,更是乡村共富的强音。随着分级环境持续优化、技能指导深化与服务保障健全,更多“向阳花”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粲然绽放——在家门口,靠勤劳的双手,乡亲们正稳稳托起属于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