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屯垦戍边“薪火”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姜梦洁、张叶荣和团队负责人李天航的带领下奔赴新疆石河子市,开启了一场感悟兵团精神的铸魂之旅。在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兵团专项活动中,青年学子们深入历史现场,于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青春担当。
实践首站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内展陈的件件无声的文物和照片震撼人心。青年学子们于此深刻体悟到兵团精神、胡杨精神与老兵精神穿越时空的磅礴力量。
随后,实践团走进一四三团九连倪家桃园,他们深入了解蟠桃种植、嫁接技术与销售模式。现代农业学院学生纪伟烨现场采访了职工倪泽寒,谈及当年见到的情景,倪泽寒眼中泛起泪光,他坚定地表示要让全国人民都吃到一四三团的优质蟠桃。这朴素的愿望,正是兵团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服务全国精神的生动写照,让学子们深受触动。
在军垦二代博物馆这座承载记忆的乡村庭院,馆长陈宇奇带领学子们穿行于万余件老物件构筑的历史长廊。他讲到兵团的本质不仅是屯垦戍边的开拓者,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兵团人用汗水浇灌荒漠,用忠诚守护边疆,他们的事迹本身就是一部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建家园的壮丽史诗”,陈宇奇强调,“兵团精神的核心,正是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团结的洪流。”
接着,实践团来到军垦第一连,这里保存着地窝子群、干打垒伙房等军垦遗迹,每一处都散发着穿越时光的震撼力。在新疆张裕巴保男爵酒庄,他们感受了新疆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
此行非终点,而是传承的起点。从历史遗存到今日新貌,兵团精神已在这群青年心中扎根。他们誓言将汲取的红色养分化为前进动力,以青春之我投身于兵团乃至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伟业,让屯垦戍边的薪火在新时代灼灼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