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铁路榜样,柳州车站运转一车间甲班三调以近56载如一日的安全生产坚守、超16万列编组列车的傲人战绩,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挺起钢铁般的担当脊梁。这支由5名"95后"组成的青春班组,用热血与汗水深耕平凡的调车岗位,将钢轨化作舞台,以奋斗书写传奇,为新时代铁路精神注入最鲜活、最生动的时代注脚。
以班风铸魂,筑牢安全防线。自1965年成立,甲班三调便以"严、细、勤、精"为精神图腾,将安全理念深植于每道作业流程。1969年8月18日,一次拉铁鞋失误引发车辆脱线,让苦心经营的安全纪录归零。这场事故成为涅槃起点,淬炼出铁一般的作业准则:调车作业须以"严"树规立纪,以"细"明察秋毫,以"勤"锤炼本领,以"精"追求卓越。岁月流转间,"严、细、勤、精"的班风融入团队血脉,化作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正是这份将安全标准苛求至毫厘的执着,让这支队伍在两万多个日夜坚守中,始终保持着零事故的耀眼战绩。
以创新赋能,激活发展引擎。甲班三调的间休室内,泛着卷边的《技规》《行规》承载着几代人的智慧结晶,墙上的"五比两争"竞赛榜见证着团队的成长足迹。他们深知,传承需与时俱进,创新才能行稳致远。凭借"五比两争"工作法打破思维定式,营造全员奋进的浓厚氛围,助力昔日"吊车尾"连结员曹坤华成长为技术标兵;依托"双导师制"为新人配备业务与思想的双重引路人,既传授精准作业的硬核技能,又传承安全至上的责任意识,实现技术与精神的双重接力。这种锐意进取、精益求精的品格,已然成为班组持续发展的动力密码。
以担当立骨,彰显行业本色。急难险重之处,方显英雄本色。台风"蝴蝶"侵袭时,他们顶风冒雨坚守岗位,在极端天气中保障运输畅通;汶川地震救援时,时任调车长李艺带领团队连续奋战72小时,争分夺秒抢通生命通道。日常工作中,他们主动承担近三成的作业量,以超越行业标准的效率完成任务,用"多干快干、敢打硬仗"的行动,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誓言镌刻在每一寸钢轨之上。这些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勾勒出新时代铁路人最动人的奋斗群像。
从黑白照片中老一辈调车员的坚毅身影,到彩色影像里年轻面孔的蓬勃朝气,21任调车长的薪火相传,见证了甲班三调从安全的守护者、创新的开拓者到担当的践行者,再到新时代铁路精神的生动诠释者。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时代征程中,这支新时代铁路榜样队伍将继续以"严、细、勤、精"为准则,以青春热血为墨,在钢轨上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磅礴力量。(苏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