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浸润法治初心。在呼伦贝尔这片广袤大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四进”普法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社区中心里,志愿者们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牧区草地间,牧民与志愿者围坐探讨法律常识;边境口岸上,群众与志愿者驻足交流国家安全法;校园讲台前,孩子们与志愿者热烈互动学习法律知识。这便是呼伦贝尔市烟草专卖局党员志愿者开展的“四进”普法实践活动,涵盖普法进社区、进牧区、进口岸、进校园。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局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心打造全方位、多层次、接地气的精准普法实践,让法治之光如甘霖般浸润群众心田,滋润千家万户。
普法进社区,让法治宣传“接地气”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普法工作的关键阵地。考虑到社区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且易受消费侵权,呼伦贝尔市烟草专卖局志愿者们主动深入社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年人讲解消费维权知识。从消费纠纷维权途径到常见消费陷阱识别,志愿者们一一细致讲解,还提供现场咨询服务,耐心解答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消费问题。活动现场,精心布置的法律法规系列图片展以“一图读懂”的形式,言简意赅地普及各类法律知识。同时,设置法治宣传、真假烟鉴别、投诉处理、便民服务、咨询解答、卷烟打假成果展示等多个展台。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人员通过以案释法,提醒大家警惕消费陷阱,提升自我防范能力。此外,“你问我答”等趣味普法环节,将真假烟鉴别技巧融入其中,寓教于乐,进一步加深群众对法治的认识,让法治宣传在社区落地生根,真正“接地气”。
普法进牧区,让法治宣传“聚人气”
呼伦贝尔草原广袤无垠,牧民们生活在草原深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相对薄弱。为切实增强草原地区群众的法治意识,志愿者们深入呼伦贝尔草原腹地,组织开展“法治草原 共筑和谐”普法活动。他们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不同牧民的法律需求,为牧民提供“零距离”的法律服务。
(普法人员走进牧区为牧民解读法律法规)
志愿者与牧民群众席地而坐,以牧区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民事纠纷和涉烟案件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烟草专卖法律法规。通过生动案例,让牧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切实提升了牧民的法治意识,让法治宣传在牧区“聚人气”,为草原的和谐稳定筑牢法治根基。
普法进口岸,让法治宣传“有活气”
边境口岸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也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区域。为筑牢边境线防护屏障,强化边疆口岸涉烟违法行为监管效能,志愿者们深入边境地区,走访当地群众。他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安全法》等内容,与边境群众面对面交流,将普法宣传与民族团结有机结合,共同提升法治意识。同时,志愿者们与当地海关深入探讨,就如何强化合作、凝聚合力达成共识,并与属地口岸就建立“信息共享、违法共治、屏障共筑”的涉烟案件监管机制进行深入交流。通过普法宣传与监管机制的协同推进,让法治力量在边境口岸“有活气”,为边疆安全稳定筑牢防线,守护祖国北疆的安宁与繁荣。
普法进校园,让法治宣传“成风气”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为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思想,守护其健康成长,呼伦贝尔市烟草专卖局及所属旗市区局积极联合当地人民检察院、公安局、教育局、卫健委等部门,走进学校开展微讲座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案例宣讲、实物展示、发放倡议书等形式,阐释未成年人吸食传统卷烟的危害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学生们提高了自我防范意识,切实感受到法律的保护与约束,让法治宣传在校园“成风气”,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从社区到牧区,从边境到校园,呼伦贝尔市烟草专卖局的“四进”普法实践活动正如春风化雨,朝着更深入、更有实效的方向发展。
下一步,呼伦贝尔市烟草专卖局将持续深化“四进”普法实践活动,依靠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这“双轮驱动”,让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收获满满的法治获得感。共同期待这场普法春风能吹遍呼伦贝尔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法治成为全民共识,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更多力量。(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