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智链‘e’通”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新范式

2025-07-01 15:55:3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当前,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智链e通”团队打造的“智链‘e’通”项目,以金融科技创新为抓手,破解科技企业融资困

 当前,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智链e通”团队打造的“智链‘e’通”项目,以金融科技创新为抓手,破解科技企业融资困局,成为金融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典型实践。该项目通过搭建商业银行与新质生产力企业的链接平台,构建“精确匹配+专项贷款+产业链融合+数据防泄漏”四大核心模块,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团队实地调研

“智链‘e’通”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精准破局,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闭环。

“精确匹配”模块作为产业链“智能牵线人”,基于企业规模、行业关联等多维度数据,动态撮合供应链协同与技术合作。实践中,某大型电子制造企业通过平台与中小供应商及研发企业对接,实现了供应链优化与技术创新的多赢,验证了模式的可行性。

“专项贷款”模块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注入“资金活水”:针对初创期企业,平台创新软资产评估模型,以上海浦东银行“技术流”评价体系为例,通过专利质押、研发费用占比等12项指标重构信用评估,2024年已为57家初创企业提供8.3亿元贷款;成长期企业可获得基于订单风控的专项融资,坏账率控制在2.5%以内;成熟期企业享受产业链联合授信,科创板应用该模式已支持17家企业完成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

在产业链协同层面,平台深度扫描全链环节,为上游研发、中游生产、下游销售定制专项金融产品。在“长三角跨区域产业链协同”场景中,“上海芯片研发+江苏制造+浙江销售”的跨环节贷款模式,有效推动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协同升级。

“数据防泄漏”模块则通过AES-256加密算法、权限分级管理和24小时实时监控,构建覆盖数据传输、存储、访问的全流程安全防护网,消除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后顾之忧。

团队正在开展项目会议

该项目的突破性不仅在于金融服务本身,更在于构建了“资金-技术-产业”的良性循环生态。运营数据显示,平台未来三年总收入预计从8000万元增至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4%,其盈利模式呈现多元结构:差异化贷款利息收入占比65%;支付结算、咨询服务等中间业务收入占比25%;资金托管及合作项目分成等占比10%,形成可持续商业闭环。

社会效益层面,平台已促成多起标志性合作:某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平台获得中科院联合研发支持,加速创新药临床试验;北交所“即报即审”绿色通道通过平台助力23家成长企业,平均15个工作日完成上市辅导,融资规模超210亿元。这种“金融+科技+产业”的协同模式,正重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土壤。

团队成员进行项目陈述

项目团队透露,下一步将深化区块链与AI技术应用,打造“技术流+订单流”双维评估体系,提升风控精准度;同时拓展全国市场,计划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创新活跃区域建立服务中心,三年内覆盖超5000家新质生产力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平台正探索“银投联动”新模式,设计“银行贷款+投行优先跟投权”的结构化产品,例如银行通过利率下浮5% 换取项目1% 认股权,平衡风险与收益。这种机制创新有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硬科技领域,为突破“卡脖子”技术提供持续动能。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