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叙事中,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正以质效双升的强劲姿态,书写着波澜壮阔的时代篇章。从运行水平与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到运输状况的持续向好,再到建设推进的有力有序,铁路正全方位、深层次地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科技赋能让旅客畅行无忧。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的成功,无疑是铁路运行水平与服务能力提升的一个生动注脚。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时速达385公里,经验收评估后更可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这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科技实力与铁路运营管理水平的集中展现。想象一下,以往漫长的旅途如今被大幅缩短,人们可以更高效地穿梭于城市之间,商务出行更加便捷,旅游体验更加丰富。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先进的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如同一条条巨龙,串联起各大城市群。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为例,高铁的密集覆盖使得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幅拉近。北京到上海,曾经需要十几个小时的颠簸,如今高铁最快仅需4个多小时,实现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现代版速度传奇。这种高效的交通连接,促进了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城市群之间的一体化发展,让区域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线开通铁路运输欣欣向荣。铁路运输状况的良好态势,在货运和客运领域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货运方面,今年前5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1%,日均装车18.1万车,同比增长4.2%。大秦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重载货运通道,年运量突破4亿吨,为保障我国电煤等大宗商品的稳定供应立下了汗马功劳。它就像一条黑色的动脉,将煤炭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客运方面,前5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6亿人次,同比增长7.3%,创历史同期新高。5月1日,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13752列,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分别创单日客运能力投放、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每到节假日,火车站里人头攒动,一列列高铁如同钢铁巨龙,载着游客奔赴四面八方。无论是去西安感受千年古都的厚重历史,还是到三亚享受阳光沙滩的惬意,铁路客运都以其安全、便捷、舒适的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铁路质效双升高铁发展未来可期。铁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前5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同比增长5.9%,多个铁路建设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启动联调联试,渝厦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启动运行,这些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铁路网布局。铁路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不仅有利于铁路行业发展,还具有强大的投资拉动效应。每亿元高铁建设投资可直接带动钢铁冶金、设计施工、工业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创造就业岗位600多个,产生3倍以上的直接投资乘数效应。“复兴号”动车组的零部件多达4万余个,需要上千家供应商的高效协作创新。这就像一个巨大的产业生态系统,铁路建设成为了激活经济活力、促进就业增长、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
铁路质效双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征程中,铁路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以更加高效的运行、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完善的网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铺就一条更加宽广的“快车道”。(黄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