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的烟田里,烟叶生长的旋律与植保工作的节奏交织。龙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行动为笔,书写着守护烟田丰收的故事。从政策宣传的声声关切,到田间地头的默默坚守,再到创新服务的点点星火,他们用责任与专业,为烟叶生长筑牢“防护网”,为烟农增收铺就“踏实路”。
宣传先行,织密防控意识网
烟叶植保,意识先行。龙山烟草深知,让烟农从“要我防”转变为“我要防”,是筑牢病虫害防线的关键一步。为了让烟农第一时间掌握防控知识,龙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烟叶发病前期及烟叶发病高峰期两次编写《致烟农一封信》,像一封封“家书”一样带着温度抵达1008户烟农手中。
(技术员在田间宣讲病害防控知识)
“刘大哥,这封信里提到的花叶病,您可得重点盯着。”技术员小邓将信送到烟农刘兴波手中时深切交待到。针对不同烟农烟田的病虫害情况分别用红笔圈出关键内容。1008封信中,对当前烟叶生长态势的分析,让烟农明晰“长势良好但风险暗藏”的现状;省内产区病虫害案例的列举,以“前车之鉴”敲响警钟,让烟农看到病虫害对产量、质量的威胁;从病毒病、叶斑病到根茎病害,虫害的详细防治建议,为烟农指明防控方向。这不仅是一封信,更是一份带着体温的“作战指南”,引导烟农主动投身植保工作,将防控意识扎根于心。
除信件传递,龙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通过烟站宣讲、田间小课堂等形式,让技术人员与烟农面对面交流。黄昏的烟田里,技术员王姐蹲在垄间,用折断的烟茎在地上画图,讲解如何辨别叶斑病与正常缺素症状。烟农们围坐一圈,有人掏出皱巴巴的本子记录,有人凑近仔细观察叶片上的病斑。“以前只知道烟叶黄了是生病,现在能分辨是病害还是缺素,并且能分清是哪种病害,心里更有数了。”去年才开始种烟的95后烟农付召辉的话,道出了宣传带来的改变。一场场宣讲,一次次交流,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到主动,如同丝线,将植保知识编织成网,覆盖烟田角落,让防控意识在烟农心中落地生根,也让烟草人与烟农的距离,在一次次指导中悄然拉近。
技术扎根,把稳田间管理舵
如果说宣传是意识引擎,那么技术指导便是烟叶植保的动力源泉。龙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聚焦烟叶生产关键环节,以《当前烟叶生产工作提示》为蓝本,让技术扎根田间,为烟田管理把稳方向。但这背后,是技术员们“把标准化生产技术写在大地上”的执着与深情。
(技术员示范打顶现场)
在打顶留叶环节,“坚持中心花开开始打顶,分次操作,严禁打抠心顶”的要求,看似简单,却饱含对烟叶生长规律的深刻理解。技术员老何常说:“每一株烟都有自己的‘脾气’,打顶早了、晚了,都会闹情绪。”他带着年轻技术员穿梭烟田,手把手教他们观察烟株生长状态,感受叶片的柔韧度。“这片叶子摸起来发软,说明营养还没跟上,再等两天打顶最合适。”老何的经验,是二十年风吹日晒在烟田里攒下的“宝藏”。
田间后期管理,更是技术较量的“主战场”。改造三类烟、早衰烟时,技术员们顶着烈日指导烟农揭膜培土、清除杂草、追肥补水,为弱株“续命强身”。去年盛夏,烟农陈支军家的烟田因干旱出现大面积早衰,技术员小杜连续一周驻扎在田头,白天调配营养液,晚上守着水泵灌溉。“小杜累得说话都没力气,还坚持教我怎么照顾这些生病的烟叶。”陈支军回忆时眼眶泛红。针对花叶病、靶斑病等,技术员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不同病害的叶片照片,这些“病例”,是他们守护烟田的无声见证。
这些技术指导,并非停留在纸面上,而是通过技术员的脚步,走进烟田、融入实践。他们顶烈日、冒风雨,在烟株间俯身查看,在田埂上答疑解惑,用专业与耐心,将技术转化为烟农手中的“真功夫”。
山水共荣,守好生态植保田
烟叶病虫害防治,生态优先是关键。龙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绿色防控技术作为烟叶植保的核心抓手,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了从源头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龙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上级部门的领导部署下,构建着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防控网络。
(烟田里正在发挥作用的性诱剂诱捕器)
以虫治虫,构建生物制衡防线。网格片区管理员深入烟农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指导烟农利用蚜茧蜂防治蚜虫。他们严格按照每667平方米释放2万头的标准,协助烟农将蚜茧蜂轻轻洒向烟田。这些小巧的“生态卫士”,循着蚜虫的踪迹,在烟叶间灵动穿梭,演绎着生物制衡的自然智慧。与此同时,龙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在烟田关键点位布设性诱剂诱捕器,精准“诱惑”斜纹夜蛾、烟青虫等害虫“情侣”。
菌剂替代,推进绿色防治深入发展。龙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推广井冈霉素等生物药剂,逐步替代传统化学农药,减少环境污染及烟叶农残。推广初期,部分烟农心存顾虑,习惯了“见虫打药”的老办法,对生物防治半信半疑。网格员便与烟农白天一同下田,观察病虫害情况,演示生物药剂的使用方法;夜晚围坐炕头,唠家常、讲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绿色防控的原理。从诱捕器清理到蚜茧蜂后续观察,事无巨细地教,不厌其烦地讲。
“用蚜茧蜂治蚜虫,性诱捕器钓害虫,烟草公司教得细,咱照做就省心,还环保!”烟农丁启松指着叶片上忙碌的蚜茧蜂,又瞥向田间静静伫立的诱捕器,眼角笑出深深的纹路。曾经,丁启松对这些生物防控技术满是忐忑,生怕操作不当影响收成。是烟技员小黄陪着他一次次尝试、一点点摸索,才让他放下心来。从最初对新防控技术的忐忑,到如今熟练操作后的踏实,背后是烟草人无数次入户指导、蹲守田间的付出。这质朴的话语与满足的神情,是绿色防控技术落地的生动缩影,更见证着烟草人与烟农双向奔赴的情谊。
在龙山烟田的植保战线上,龙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宣传为帆,技术为桨,绿控为风,驱动着烟叶生产的航船破浪前行。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守护烟田、助力丰收”的使命,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与烟农同甘共苦的深情。当秋风掠过烟田,金黄的叶片随风摇曳,那是土地对耕耘者的回馈,是植保长卷里最动人的注脚,更是烟草人与烟农携手同行的勋章,诉说着关于希望、关于坚守的故事,在湘西的山坳里,久久回荡。(作者:邓国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