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湖北保康的烟田生机盎然,翠绿的烟株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歇马镇烟农陈开华蹲在地里,轻轻拨开泥土,指尖触到如蛛网般密实的根须,笑容满面的讲道:“根系这么好,难怪湿润育苗的烟苗长得这么壮实!”这项让烟农们集体称赞的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保康3.4万亩烟田的生产图景。
图为技术员在烟田里查看烟叶长势
“传统漂浮苗的根嫩得像豆芽菜,一扯就断,湿润育苗的根,又硬又密,感觉都能扎穿地布喽!”陈开华一语点破关键。运用湿润育苗方式培育出的烟苗,发达的根系像“铁爪”般紧裹基质。今年移栽期遇上大旱,黄堡镇姜明家的烟田就是鲜活的例子,同时移栽的烟苗,别人家的烟苗蔫头耷脑好几天,他家的栽下去第二天就精神了。“以前栽烟全看老天爷下雨,等得人心焦,现在这苗子可以自己就‘抗渴’!”姜明家讲道。湿润育苗的秘决在于既可以透气促根,用透水性地布替代营养液池,又可以精准控水,800目喷头间歇喷淋,模拟干湿变化,提升根系活力,让烟苗吸水能力倍增。
图为采用湿润育苗方式培育的烟苗根系
两峪乡育苗户褚方周翻开账本,指着红笔圈的数字讲道:“用地布代替池底膜,单棚成本可以减少三百多块,我这10个棚,一年能省不少钱。”更让他高兴的是育苗量增加,大家还都抢着要,配上自动喷淋设备,省心省力,以前拖着水管来回浇,10个棚浇一次水,累得腰都直不起。现在按按遥控器就能自动浇水,既省心又省力。
图为现代化育苗大棚下的烟苗
走进两峪乡刘友军的育苗大棚,宛如步入现代化管理现场,鞋底消毒池、遮阳网、防虫网层层设防,温控仪精准维持棚内温度在28℃。刘友军讲道:“喷淋设备施肥比传统方法施肥更加精准,如今的育苗技术正从“凭经验”向“靠数据”转变。”
麻坪科技园打造的“产学研”平台,实现了技术从实验室顺利走向田间地头。歇马镇种烟大户吴启伦抚摸着茁壮的烟株感慨道:“去年还说这地布育苗是‘瞎折腾’,今年我烟田全都换上了!”2025年,保康使用湿润育苗技术的烟田超过1万亩,如绿色的绸缎铺展山间,每一棵茁壮的烟苗都在证明:科技种田,胜可只靠天。
夕阳熔金,洒过田垄,这项让烟农称赞的科技密码,正扎根保康沃土,将创新之力转化为农民手中的收获,在山野间铺展出一幅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金色版图。(秦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