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工到标兵:谢军的“烘丝”之道

2025-06-25 10:29:0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清晨的制丝车间,蒸汽氤氲,机器轰鸣。中控室内巨大的监控屏前不时传来键盘敲打的声音,一个专注的身影坐在电脑前面,双手飞速跳动,水分、温度、风速的细微波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就是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清晨的制丝车间,蒸汽氤氲,机器轰鸣。中控室内巨大的监控屏前不时传来键盘敲打的声音,一个专注的身影坐在电脑前面,双手飞速跳动,水分、温度、风速的细微波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就是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卷烟厂制丝车间中控烘丝操作工谢军,2024年度厂级标兵,扎根生产一线28年,用坚守与热爱让平凡的岗位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深耕:全工序练就的“活流程”

1997年,20岁的谢军带着对烟草行业的热忱来到了长沙卷烟厂制丝车间,一干就是28年。他先后学习了切丝、烘丝、加香掺兑等多个岗位,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打通了叶丝线全工序操控,对相关设备原理更是如数家珍,被同事们称为“设备活字典”。

面对重复性工作,他常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他将青春浇筑在生产线每个环节,无论身处哪个岗位,他始终都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一名普通操作工,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车间核心操作团队的骨干。

求精:0.005%的毫厘之争

烘丝工序是烟丝水分控制的最后一道工序,面对牌号多样、环境温湿度变化以及长役龄设备带来的重重困难,谢军通过记录分析每一批的生产数据,不断地探索着不同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水分的影响,密密麻麻的数据写满了记录本。

他通过查询上下游生产信息、预判来料指标波动、监控环境温湿度变化、实时调整参数设置等多种举措,严把水分控制的关卡,做到精准预判每一批次烟丝水分。他总说:“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正是这种极致追求,让车间烘丝出口水分标准偏差达行业指标控制领先水平。

图为谢军正在调控指标(周诗琪)

传承:匠心育苗的“谢班长”

“师傅的笔记本比设备说明书还管用!”谢军的徒弟感慨道。扎根一线近三十年,谢军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带出了许多优秀的徒弟。对每一位到他岗位上来学习的员工,他毫不藏私,他把他总结的关于烘丝水分控制的一整套控制经验掰开了、揉碎了、仔仔细细地传授给徒弟们,把他的所学所知所感倾囊相授。

无论是在生产现场,还是在中控室,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在设备保养时,他总会随时开启他的“碎碎念”模式,把设备原理和构造、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处理经验跟徒弟和现场操作工娓娓道来。在他的帮助下,一个又一个的新员工走上岗位,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操作能手。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谢军说:“工匠的价值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每一个参数稳定的生产批次里。”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只要坚守初心,脚踏实地,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长沙卷烟厂 周诗琪)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