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 模式,让幼儿品格教育从 “棘手” 到 “轻松”

2025-06-24 12:46:3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幼儿时期是品格塑造的关键期,就像一张白纸,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记。品格教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基石,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和人格形成。通过有效的品格教育,孩子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辨别是非善

幼儿时期是品格塑造的关键期,就像一张白纸,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记。品格教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基石,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和人格形成。通过有效的品格教育,孩子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辨别是非善恶,在面对选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关心身边的小伙伴,能够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良好的品格也将成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他们获得成功。

一、“三三” 模式大揭秘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幼儿品格教育做实做细,我们积极探索与实践,构建出了幼儿品格教育 “三三” 模式。这个模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幼儿品格教育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教育更具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尊重:让品格自然生长

尊重天性,给孩子一个真正的童年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天性和探索世界的方式。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地发现、探索和学习。就像在一次户外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对地上的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蹲在地上,仔细观察蚂蚁的一举一动,还不时地提出各种问题。教师并没有打断他们,而是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并引导他们思考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它们是如何分工合作的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逐渐形成了自信、乐观、开朗、善良的良好品格。

尊重差异,给孩子一份欣赏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幼儿在行为、学习和家庭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这些差异,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给予他们欣赏和鼓励。比如,有的孩子虽然不擅长唱歌跳舞,但在绘画方面却有着独特的天赋;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内向,但在思考问题时却非常深入。教师通过协同家长、社区,开展专家讲座、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深入了解教育方法,达成教育共识。同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调整教育策略,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让他们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热爱生活、快乐生活、富于个性的人。

尊重情感,给孩子一个回应

幼儿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需要被看见、被听见、被信赖和被支持。教师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真实情绪和不同观点,尊重并回应他们的想法和问题。比如,在一次班级讨论中,孩子们就 “如何保护小动物”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孩子说要给小动物喂食,有的孩子说不要伤害它们,还有的孩子提出要为小动物建造一个安全的家。教师认真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幼儿分享、友善、合作等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合力:全方位助力品格养成

合教师之力

教师是品格教育的关键力量,他们的智慧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为了提升教师的品格教育能力,幼儿园采用了四结合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经验传授相结合,个人钻研与传帮带相结合,观摩与示范相结合。通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幼儿园引领教师围绕 “幼儿品格教育生活化” 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以研促研、以研促教、以研促成长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文献研究、课题组现场 “对对碰” 研讨、“品格教育线上学习” 等,丰富了教师的教育策略,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

合家、社之力

家庭和社会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对于品格教育至关重要。幼儿园从社会、家长、自然三层面入手,运用参观、体验、效仿等方式,支持儿童观察、操作与游戏,助力他们的品格成长。在社会资源利用方面,幼儿园组织师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感受社会规则,学会独立与合作。在家园合力建设中,家长通过担任客座老师、参与活动等方式,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家长开放日、亲子电影展、亲子阅读会等活动,加深了家长对校园教育活动的理解,为学校教育在家庭中的延伸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大自然是活教材,幼儿园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让幼儿在游历、领略与践行中,培养友善合作的品格。

合同盟之力

幼儿园在 “遵从幼儿天性回归教育本真” 的办园理念下,积极学习利用其他资源,通过网络学习、外出参观等方式,在理论支撑、专家引领、同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运用园级、组级、班级的三阶式科研方法,激励教师内化专业知识、优化教育策略、提升专业素养,为成为儿童品格成长路上坚定、专业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策略:见证品格之花绽放

锻:锻炼身体,锤炼品格

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锤炼他们的心智和品格。由于一些幼儿园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为了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提出了 “小空间大体能” 的户外活动理念。教师们综合考虑幼儿体能特殊性,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体特点,科学规划,巧妙利用身边的各种现有材料,分时段、分场地组织开展体能锻炼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通过对材料的一物多玩、多物多玩,以及参与各种体育游戏,不仅发展了体能,还养成了健康的体魄和乐观、向上、勇敢、互助、自信的优良品质。

社:社会实践,浸润品格

社会实践是幼儿了解社会、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品格教育的生动课堂。幼儿园引导幼儿走进真实的社会场景,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操作,探索出了幼儿园品格教育生活化实施的

五模式,即 “生活感知 + 情感觉察 + 角色扮演 + 混龄互助 + 实际练习”

。例如,在一次 “小小超市” 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在购物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遵守规则、如何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这些活动不仅启蒙了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促使了他们优良道德品格的形成。

立:自理自立,养成品格

自理自立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备的能力,也是良好品格的重要体现。幼儿园依照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遵循

“愉悦性”“差异性”“刺激、结合性” 三大原则,通过 “帮 - 引 - 学”“学习 - 学会 - 主动”“善做 - 乐助” 的 “三阶式”

研究方法,以及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的 “三结合” 操作方式,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品格。比如,在 “整理小能手” 活动中,教师先示范如何整理书包、玩具等物品,然后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最后鼓励他们养成主动整理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学会了自我管理,逐渐形成了自主、独立的品格。(作者:格绒占玛 )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