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肥东县白龙镇蝉鸣阵阵,67岁的零售户陈桂英正熟练地用云POS系统扫码入库:“现在越用越顺溜,烟草公司的客户经理教得好,我这‘老脑筋’也能跟上夏天的热乎劲儿咯!”在合肥农网,像陈桂英这样的老年零售户还有千余户,他们正通过合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金叶助老”项目,在数字化浪潮中重燃经营活力。
当下,数字化浪潮席卷城乡,合肥农网老年零售户普遍面临记忆力衰退、技术适应难、经营压力大等现实困境。合肥市局(公司)以“精准服务、科技赋能、安全守护”为抓手,通过建立“一户一档”、创新适老教学、织密安全网络等举措,让“银发族”在数字时代找到经营新支点。
走进长丰县水湖镇张明海大爷的“便民超市”,双屏机旁的电风扇轻轻转动,屏幕上橙黄色的放大字体标签在夏日阳光下格外醒目,“扫码销售”“会员积分”等功能键旁配有漫画流程图,这是合肥市局(公司)为老年商户推出的适老改造。
“银龄零售户平均年龄65岁,75%反映看不清屏幕字、记不住操作步骤。”合肥市局(公司)营销中心主任蒋宏亮介绍。为此,合肥市局(公司)开发了“徽映烟火”大模型,说一句“查查烟卖了多少”,系统就会用合肥话播报销售数据。
针对老年客户“学得慢、忘得快”的特点,合肥市局(公司)的客户经理们想出了不少“应季法子”。在巢湖市槐林镇的“树荫课堂”上,客户经理王红坐在老槐树下,用“夏天卖西瓜要挑熟的”比喻商品扫码,把“库存预警”比作“雷阵雨前收衣裳”。瑶海区“银龄学堂”里开着空调,73岁的陈翠兰奶奶举着刚学会打印的夏季饮品销售报表笑得合不拢嘴:“以前算不清账,现在哪样好卖一看就明白!”
安全守护在盛夏更显贴心。在长丰县罗塘乡,市场经理闫晓伟每周都会准时敲响独居老人李明波大爷的店门。除了检查云POS系统运行状况,他总会多留半小时陪老人唠家常,聊聊镇上的新鲜事,听听老人年轻时的故事。在轻松的氛围中,闫晓伟会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宣传反诈政策。“李大爷,这就好比您去菜市场买菜,不能随便轻信陌生人说的‘特价’,网上的陌生链接也千万不能点。”闫晓伟一边说,一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反诈宣传手册,逐字逐句念给老人听,还手把手教老人如何识别诈骗短信和电话。
在走访过程中,客户经理们还会带着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每到一户老年零售户的店铺,就将反诈提醒标语和防暑降温小贴士一起张贴在显眼位置。他们用“西瓜不能买变质的”类比防范诈骗链接,耐心帮老人安装国家反诈APP,并反复叮嘱使用方法。
数字化赋能让老年商户在盛夏旺季更有干劲。庐江县零售户陈阿姨的“银发直播间”搬进了葡萄架下,每周能卖出100多斤当季水果;长丰县杨庙镇的“银发便利店”增设冰镇饮料专区,接入快递代收服务后日均服务村民超50人次。合肥市局(公司)在夏季特别增加“高温服务清单”,持续开展适老培训,为老年客户解决汛期备货、防暑商品陈列等难题。
“助老服务要像夏天的树荫,既遮阴又透气。”合肥市局(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适老服务,探索“夏夜课堂”“智能助老清凉站”等创新形式,让老年零售户都能在数字时代感受到“金叶温度”。
如今在合肥农网,越来越多像陈桂英这样的银发店主正通过数字化工具把握盛夏商机,他们的店铺不仅是乡村商业的毛细血管,更成为传递清凉与温暖的“银龄驿站”。(刘欣 闫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