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打洛镇:“四个拓展”打造多元共治教育培训前沿阵地

2025-06-24 11:54:0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打洛镇国门党校于2019年揭牌成立,建校以来,围绕“守土固边、服务开放、维护团结、凝聚人心”根本任务,以实现“组织强、边民富、边疆兴、边防固、边关美”为目标,强化组织联建和工作联动,增

打洛镇国门党校于2019年揭牌成立,建校以来,围绕“守土固边、服务开放、维护团结、凝聚人心”根本任务,以实现“组织强、边民富、边疆兴、边防固、边关美”为目标,强化组织联建和工作联动,增强培训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扩大边境地区党员培训覆盖面,“四个拓展”探索国门党校建设新路径。

拓展组织队伍。完善打洛国门党校组织管理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拓展组织领导。坚持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同部署、同规划、同落实,修订完善《国门党校规章制度》,调整充实以镇党委、海关、部队、边境所和企业负责人组成的国门党校领导班子。充实师资队伍。特邀州、县组织部门,各级党校、人社部门领导干部和行业专家为授课教师,选聘思想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三农”工作的中心负责人、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等加入国门党校教师队伍,目前打洛国门党校有专兼职教师31名。提升教学质量。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规范班次、学制和培训模式,教学中注重加强党性教育、学习管理、组织管理和生活管理,提高培训管理整体水平。

拓展培训阵地。强化培训阵地建设,建成打洛国门党校思想教育、强边固防、乡村振兴培训阵地群。规范建设教学点。持续提升“1个中心2个教学点”规范化建设,确保满足正常教学需求。提升改造实训室。满足思想政治、强边固防、乡村振兴、廉政警示“四位一体”功能定位,形成内有学习阵地,外有实践基地的“内外兼修”的教育培训模式。延伸拓展实践地。将曼厂、勐景来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打洛解放战斗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广场等红色教育基地,曼蚌、曼掌、曼芽等11个“五抓五促”现场教学点等纳入国门党校实践教育基地,同“国门社区警校”“国门医院”“国门学校”“国门书屋”形成点线面的融合,提升辐射带动效应。

拓展培训对象。打破以往党校只培训党员的常规做法,将培训覆盖至农民群众、海关边防部门人员等各类有培训需求的群体。拓展党员培训覆盖。举办党员基本培训、党组织书记培训等党员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和担任党总支副书记的社区民警带着理论进村入社,传达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拓展技能培训覆盖。专业技能人才送教下乡,打洛镇获得国家、省、州表彰的先进人物、种植能手、技能人才现身说法。拓展其他培训覆盖。承接联防员、出境人员国情教育、企业员工业务、农民工和境外人员就业技能培训、法律明白人教育培训以及境外有需求群体培训,以及“国门社区警校”社区警务团队成员和群防群治力量业务技能、应急处置、纠纷调处、禁毒戒吸、普法宣传等相关培训,提高党校利用率。

拓展培训内容。打洛镇国门党校围绕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目标,在课程开发上从党委、政府单打独斗转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培训内容从“多而全”转变为“专而精”。邀请上级部门和州委、县委党校教师送教下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驻点村(社区)和挂联党支部讲党课。建立特色课程体系。建立优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实践技能、业务能力教育培训的特色课程体系,把各类典型做法和先进榜样纳入课程内容,讲好“打洛故事”。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开展“组织联动、党课联讲、活动联过、党员联管、边防联固”五效合一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把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边境沿线,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撰稿人:玉书兴、甘涛)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