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田到大学:一位烟农父亲的“满分答卷”

2025-06-23 14:22:1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我儿子考上研究生了呢!”6月21日,湖北利川文斗镇堰塘村58岁的烟农罗先华在烟田里查看烟叶长势,见到有人到访,他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这份喜悦。阳光洒在他黝黑的脸上,笑容里透着自豪与满足。这位与烟叶有

“我儿子考上研究生了呢!”6月21日,湖北利川文斗镇堰塘村58岁的烟农罗先华在烟田里查看烟叶长势,见到有人到访,他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这份喜悦。阳光洒在他黝黑的脸上,笑容里透着自豪与满足。这位与烟叶有大半辈子交道的农民,用粗糙的双手不仅撑起了一个家,还让三个孩子读完本科,学业有成,给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种植烟叶,是罗先华一生中最为主要的“财源”,也是改变家庭命运的“金钥匙”。从16岁初中毕业被迫辍学开始,他就跟着父母学种烟,这一种就是42年。“那时候种烟全是肩挑背磨、靠天吃饭,每家最多敢种三两亩。”回想起早年种烟的艰辛,罗先华不禁摇头。气候无常、技术落后,收成全看天意,一年的“汗水钱”还不够支出。

结婚生子后,罗先华接过父母的“烟担子”,却不愿重复老一辈的传统种植方式。他主动向烟草技术员请教,从育苗移栽到智能烘烤,每个环节他都不放过,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亩逐步扩大到20亩,收入也逐年增加。随着三个孩子相继出生,夫妻俩更是起早贪黑地在烟田里忙碌,以多种烟、种好烟、促增收来供孩子们读书,也是他唯一的希望和不竭的动力,更是他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

“再苦不能苦教育”是罗先华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不愿让孩子们再步入自己读不起书的后尘。除关注学习外,他还不放松对孩子们的教育,言传身教传递人生正能量,从小培养他们爱学习、肯吃苦的品格,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像种子一样在心里扎根,希望他们将来既能用知识改变命运,也能用双手创造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每当孩子们放假回家,这位父亲总会特意安排他们到烟田劳动,熟悉种烟每一个环节。让孩子们懂得每一片烟叶里都有父母的期望,也让他们感受到种烟的艰辛和读书的可贵。

如今,两个女儿都已本科毕业有了稳定的工作,小儿子今年又考取了研究生,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高学历家庭”。说起儿女们,罗先华满是自豪:“他们都是我种烟供出来的,个个比我有出息!”

这些年,随着烟区基础设施改善,科技不断革新,罗先华种烟都在50亩左右,收入稳定,积蓄也增到6位数,家里修建了小楼房,购买了农用车,家电一应俱全。虽然子女们多次劝他休息,但这位父亲仍是不舍。种烟对他而言,不仅是生计的来源,更是他42年难以割舍的情怀,因为烟田里有他奋斗的青春,也有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起点。他说:“只要身体能行,我就会坚持种下去!”

从烟田到大学,罗先华这份沉甸甸的“满分答卷”,诠释了勤劳与智慧的传承、教育与农业的融合,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振兴画卷,每一笔都勾勒出岁月的痕迹与孩子们未来的希望。(杨秀明 张小溪)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