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筑牢校园安全屏障,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石龙湖派出所以“早预防、细分类、重转化”为原则,打造“微法治教育”模式,用“小切口”推动“大转变”,走好“警校家”协同教育“三步棋”。
深化拓展、机制破壁
下好治标育本 “长远棋”
针对校园法治教育“长效性”建设需求,石龙湖派出所推动教育模式系统性升级,构建“法治+学科+社会”的教育融合链条。
在法治教育融合方面,石龙湖派出所民警定期到校园开展法治宣传讲座,结合“开学第一课”“反诈”等主题宣传活动,将提高法治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石龙湖派出所与校方紧密合作,创建学科融合法治新范式,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在课堂上穿插法律知识,将法治教育融入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全过程,有效提升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在社会教育融合方面,石龙湖派出所带头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由派出所通报校园周边治安数据,社区反馈涉生矛盾纠纷情况,随即学校动态调整学习教育方案,并将社区、企业、公共服务场所转化为法治教育场景,从校内课堂到社会考场,带领学生融入社会实践,着力打破校园边界,实现由学生带动家庭、由家庭影响社会的辐射效应,构建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法治教育模式。
风险前置、分层施策
下好法治教育 “精准棋”
针对校园不良行为“萌芽难发现、干预不及时”的痛点,石龙湖派出所与辖区学校合作制定了精细化分层教育策略。对轻微苗头性问题的学生,建立“学校发现—家长关注—民警跟进”的预防机制,推出“1+3”微干预模式,即由校方牵头,法治辅导员民警、校园德育处教师及家长组成教育小组,定期对相关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实现风险预警前置化。
对个别有不良行为的学生,通过“法治辅导员民警、合作律师、校方教师、家长及学生”五方主体会谈的形式,以真实案例解析法律责任,并对会谈教育对象建立“一人一策”成长档案,搭配3-5人小班警示课与模拟法庭教学,定期进行回访教育并记录行为表现,形成“发现—转化—护航”的教育闭环。
多方配合、共筑防线
下好三维聚力 “协同棋”
为破解校园传统法治教育“单兵作战”的困境,石龙湖派出所推动形成“警校家”全链条防护格局,推动学校将法治微教育纳入德育核心,建立“班主任—德育处—法治辅导员民警”10分钟响应链,确保问题发现即介入。
石龙湖派出所法治辅导员民警创新运用“三心工作法”,即“同理心”破冰、“专业心”解惑、“持久心”护航,以“警察+老师+家长”的多重身份与学生对话,用幽默语言解析法律条文和边界,并开通“民警叔叔热线”,遇到问题可随时寻求民警帮助,民警24小时“在线”答疑解惑。
除此之外,石龙湖派出所还与学校相关负责部门合作,开设了“家长法治课堂”,形成“孩子犯错—家长听课—亲子共学”的管理机制,打破“护短式”教育壁垒,同时增设“法治行为周评”栏目,推动家庭教育从被动配合转向主动参与,构建“警校家”协同育人体系。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石龙湖派出所的法治教育“三步棋” 正书写着校园治理的新范式。自“警校家微法治教育”实行以来,石龙湖派出所累计为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30余次,交出了校园欺凌“零发案”、在校学生“零犯罪”的“平安答卷”。石龙湖派出所将持续深耕“警校家”合作沃土,精进“微法治教育”模式,为每一株青苗扎下法治之根,让知法、懂法、守法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