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街头巷尾、山水之间,岳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志愿服务队的身影始终跃动在群众需要的第一线。这支由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组成的队伍,让“奉献”不再是抽象概念,以“丹心笔”“青绿笔”“连心笔”,将志愿精神转化为可视化的民生图景,让文明新风浸润每个角落。
丹心笔:热血为墨续写生命
(参加义务献血活动)
在岳阳县烟草专卖局,每年常态化献血屋如同朱砂砚台,承载着生命的丹青。献血站前总会排起蜿蜒长队,客户经理邹勇第一个到达现场,“勇哥,年年你第一,这次让我先上!”90后送货员小林试图劝阻,他却笑着掀起袖管:“我这‘活血库’可经得起检验,你看这血管多清晰!”2023年邹勇同志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这是对职工邹勇多年如一日挽袖献血的崇高礼赞,更是整个单位投身公益的生动缩影。
志愿者服务队由党员干部带头、青年职工接力,见证着三代人的生命接力。“咱们这队伍就像传帮带,我师傅当年带我献的血,现在该我带年轻人了。”邹勇轻拍着小林肩膀说道。志愿队通过日常科普讲座消除“献血伤身”的误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定期跟踪队员血液指标,用数据破除认知误区。如今,单位献血志愿者从最初的几人扩展到几十人。
连心笔:政策暖流润民心
(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
清晨的南冲村还笼着薄雾,一群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已背着鼓鼓囊囊的资料袋,穿行在蜿蜒的大街小巷。"张大娘,您家新盖的房屋可以申请危房改造补贴咧!"村口老树下,志愿者小王蹲在择菜的阿婆跟前,用浓重的乡音翻开政策图解本。这样的场景,正在这个深山村落里悄然改变着政策传达的轨迹。
针对"文件看不懂、政策摸不着"的难题,青年党员们化身"方言翻译官",把政策文件的"大部头",拆解成"建房补贴""茶园扶持"等带着泥土味的短词句。在村委后院支起的"移动政策驿站"前,常有攥着材料的老乡恍然大悟:"原来医疗救助是要这样申报!"说话间,既是驻村干部又是“双先”党员志愿者的罗育华已帮腿脚不便的李大爷在手机里存好了电子医保教程。
从书面语到家常话,政策的暖意正沿着志愿者的足迹,融化在村民攥着补贴存折的笑纹里。暮色中,村头新挂的"金色讲堂"横幅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而村委会的灯还亮着——几个年轻党员正对着方言对照表,把新出的产业扶持政策逐字"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的山歌调。
青绿笔:生态皴染护山河
(净滩志愿活动现场)
新墙河畔,一支特殊的“画笔”正在勾勒山水轮廓。清晨的新墙河还裹着淡青色薄雾,志愿者们已踩着露水来到河滩。肩上挎的帆布袋里,垃圾钳与水质检测仪碰撞出清脆声响,惊起芦苇丛中两只白鹭。"以前觉得治理河道是政府的事,现在明白每个人都是执笔人。"赵大爷从起初的冷眼旁观,到后来主动加入其中。的确,这支志愿服务队正是用特殊"画笔"——缠着防滑胶带的垃圾钳、印着二维码的警示牌、装着试剂的检测管,在河岸线上描绘着生态长卷。
作为县城母亲河,曾因垃圾堆积水质恶化。志愿服务队连续三年开展"净滩行动"。队员们手持工具,创造出“清理—教育—预防”三维工作法,在重点河岸建立"分段认领"责任制。20余名志愿者顶着酷暑清理河道垃圾,同步向沿岸村民发放环保布袋200余个。新墙河水质越来越好,候鸟种群增加40%,昔日垃圾带已成市民镜头中的“绿水青山图”。如今的新墙河畔,晨跑者的身影、写生学生的画板,共同勾勒出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
从献血车的温情传递到乡村惠民政策的广泛传播,从社区联建的思想碰撞从到河道清理的躬身实践,岳阳县局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既是应急关头的“先锋队”,也是民生服务的“贴心人”,更是生态保护的“守护者”。
当志愿服务的笔触继续在基层宣纸上挥毫,笔墨如行云流水般于绿水青山间不断调和,一幅充满生机的新时代文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每一件浸透汗水的马甲,每一次温暖人心的伸手相助,都在勾勒出基层治理的温暖光谱,持续为现代化志愿服务注入蓬勃生机。
---岳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