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1月20日,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我市全面执行国家组织开展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河南省与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以联盟形式开展吻合器、补片和胶片三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以下简称四省市医用耗材联合集中采购),河南省组织开展人工晶体和留置针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所产生的中选结果已于1月10日在全市落地使用。
据悉,我市参与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采购共12家医疗机构,中选品种平均降幅93%,全市报量冠脉支架5160个,经测算医疗机构采购相关产品费用将由5012.5万元降至321.44万元,至少节约金额4691.06万元。全市参与四省市医用耗材联合集中采购共25家医疗机构,中选品种平均降幅70%,根据我市约定采购量测算,医疗机构相关产品采购费用将由1701.83万元降至962.14万元,至少节约金额739.69万元。
此外,在参与河南省组织开展人工晶体和留置针带量采购中,我市共32家医疗机构参与,中选品种平均降幅71%,全市共报量615585个,经测算医疗机构采购相关产品费用将由2959.01万元降至876.17万元,至少节约金额2082.84万元。
据市医保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以上医用耗材全面落地使用后,预计全市每年可节约费用7513.59万元左右,这些耗材都在报销范围内,将显著减轻相关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采写: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璐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