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奋力实现“十四五”开新局】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档升级 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2021-01-18 09:29:51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市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出发点,实施“四五”工程建设,聚焦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全

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市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出发点,实施“四五”工程建设,聚焦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提档升级,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它给车占的地方是一样大的,现在群众对这意见挺大的......在川汇区富民社区择邻名苑小区,社区干部、党群议事会成员、物业负责人正在商议小区电动三轮车缺乏停车位的问题。

得知群众需求后,物业立刻组织工作人员利用小区的空闲地规划停车位,方便群众停车。居民王振英说:“画的车位,都规范了,明天还安充电桩,管在这充电,居民的要求已经达到了,为咱群众服务的很好。”

目前,这种集中议事的方式已经在这个小区成为常态。然而在以前,居民和物业之间缺乏沟通,双方一度矛盾重重。在走访征求居民意见后,社区发动小区里的党员和楼栋推荐出的群众代表成立了“党群议事会”,实现了“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大家办”, 党群议事会成员既是网格员、又是矛盾调解员,主动参与小区建设, 有效化解矛盾。

川汇区富民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秋影说:“社区作为最基层的单位,群众之间、邻里之间时常有矛盾发生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这些小矛盾不能及时的解决,容易酝酿成大矛盾,这些党群议事会成员都是小区的党员和群众,他们调解起来,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近年来,川汇区积极探索“区级为主导、街道为主体、社区为依托、片区为支撑、小区(楼院)为基础”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组织引导各小区(楼院)党员群众成立党群议事会,提升基层自治水平,让居民从“局外人”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 ,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川汇区小桥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侯明亮说:“通过大中小三级网格的管理,加上我们每个小区成立了高规格的党群议事会,把我们辖区里面的矛盾和问题化解到基层,做到小事不出小区,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办事处。”

川汇区只是我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整合政法工作力量,通过打造“矛盾调解员”“便民服务员”“全科网格员”“法治宣传员”“稳定守门员”“五员” 队伍,有效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通过“明亮、雪亮、响亮、闪亮、敞亮等“五亮” 工程建设,逐步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的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通过推进“一村(格)一警”平安村居创建活动,实现“零” 发案、“零”事故、“零” 非访、“零”黑恶、“零” 黄赌毒的“五零”目标,通过建组织、抓基层、打基础,努力构建新型“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在鹿邑县贾滩镇大宋行政村,村里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守护着群众的平安。鹿邑县贾滩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薛昆说:“视频监控实现了全镇全覆盖,无盲区,有利促进了平安建设工作,最大限度的压紧了犯罪空间,大幅度降低了犯罪率,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当地还依托一村一警建设,由公安民警、村干部、群众组成义务巡逻队,每天开展巡逻活动,做到人防、技防优势互补,积极构筑平安防护网。

村民刘贝贝表示:“晚上路灯非常亮,到处都是摄像头,还有巡逻队,多少年都没发生过盗抢案件了,感觉生活在这个村非常安全和幸福。”

2020年,全市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命案发案数同比下降42.9%,降至历史新低;刑事案件立案率同比下降4.1%,“两抢一盗”案件立案率下降31.7%。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采写: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张博越 朱凡 鹿邑台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