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祭典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

2020-12-22 10:35:4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12月22号,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由周口市鹿邑县申报的老子祭典成功入选民俗项目。鹿邑县是老子的诞生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特色鲜明的祭拜习俗。农

本台讯 12月22号,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由周口市鹿邑县申报的老子祭典成功入选民俗项目。

鹿邑县是老子的诞生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特色鲜明的祭拜习俗。农历2 月15号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辰纪念日,自农历2 月15日开始,在鹿邑县沿袭下来的各类祭祀活动持续一个月,含公祭、民祭、道教祭、宗族祭四种形式,绵延千年不绝。老子祭典程序完整,规模有大有小;仪式多样,气氛上既隆重又随和、既庄重又家常,文化蕴涵丰厚。

作为一种民间信仰,老子祭典历史悠长,据史书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桓帝时,唐宋时均有皇帝亲临致祭。元明清历代,或皇帝亲临祭祀,或派大臣拜谒,绵延不辍。至于地方官员率百姓公祭,当地百姓一年一度地祭祀从未间断,且逐渐固定在老子生日农历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日,庙会期也长达一个月。

老子祭典活动也是连接海内外华夏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文化桥梁.对于推动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白1991年以来.在老子生日祭典期间,鹿邑县每年举办国际、国内老子学术思想研讨会、李氏宗亲恳谈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全国道教祭拜活动等大型纪念、祭拜活动。鹿邑“老子故里、李氏之根、道教祖庭”的地位,得到海峡两岸和海外李氏、道教协会的认同。老子祭祀集中体现了老子文化和根亲文化、道家文化的统一,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研究老子思想、根亲文化、宗教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认识,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2006年10月,老子祭典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博越

编辑:陈盼超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