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11月10日,在沙颍河畔的周口中心港小集作业区(一期)建设现场,首批五台岸桥与六台自动化轨道吊已完成安装,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通电调试。与此同时,第六台岸桥已运抵港口,正在紧张组装中。
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一期港池已建成并完成蓄水,清淤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为年底顺利开港做最后冲刺。”小集作业区投入运营后,将为周口乃至全省增强多式联运优势,注入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届时,自动化码头的智慧之光,将照亮内河航运的新未来。
立足于“十四五”打下的坚实基础,周口港正以更高站位谋划“十五五”发展: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的战略转型。预计到2030年,周口港将建成“三横五纵”内河航道网,连接淮河、京杭大运河与长江航道,构建起“中原地区—长江经济带”经济走廊。小集作业区(一期)投产后,将新增年107万标箱处理能力,助力周口港跻身全国内河港口前十。这不仅是规模的增长,更是发展质量的跨越。
织密网络、提升能级,周口港正持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增强枢纽通道集疏运能力,推进航道与港口扩容升级,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的智能平台。打通脉络、链接全球,周口港积极推动与淮河、京杭大运河及长江航道等枢纽节点的互联互通,依托内河航运衔接沿海港口,拓展全球水运业务,全力打造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中原地区—长江经济带”经济走廊。
加密航线、双向对流,目前周口港已开通至上海港、连云港港、南京港、广州港、海口港等24条国内集装箱航线;并借助“一单通关”模式,打通至美国洛杉矶长滩港、迈阿密港、印度蒙德拉港、泰国曼谷港等19条外贸水运通道,累计开通航线达43条。货物集散范围覆盖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九省(区),辐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北部湾等经济区域。通过加密至长江沿线及沿海主要港口的航线,周口港正着力打造一条连接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粤港澳的“黄金水道”。一方面将河南的优质农产品、工业制成品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输送至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另一方面也将东南沿海的先进技术、高端装备、大宗原材料及消费品引入内陆,助力区域产业与消费升级,形成东西双向互动、海陆联动的开放格局。
“过去我们更多扮演‘过路财神’的角色,今后我们要做‘留客主人’。”周口临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未来,周口港不仅是“豫货出海”的起点,更要成为“海货入豫”的门户,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潮起沙颍,港启新程。从“经济通道”的物流便利,到“通道经济”的产业集聚,周口港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书写属于内陆城市的开放新篇。沙颍河畔矗立的红色桥吊,将继续见证货物的流转、产业的繁荣与城市的成长,成为新时代内陆开放最鲜明的标志。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赵俊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