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10月24日,在周口港小集作业区,碧波荡漾的港池映衬着4台橘红色岸桥,堆场上6台高大的场桥像钢铁巨人般巍然耸立,整个港口气势恢宏,让人眼前一亮。开港进入倒计时,广大建设者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施工时期,全力以赴赶工期,抢进度。
目前,一期1——10号泊位已经完成注水,港池设计水深6米,总长1200米。装满集装箱的豫交投001停靠在1号港池旁,该船是河南省首艘千吨级纯电动新能源智能货船,采用船载仿生视觉、多传感融合等技术,搭载箱式电池动力系统,支持有人监督条件下的自主航行与远程驾控。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每个集装箱能装30吨货物,这样的千吨级货船满载正好是30个集装箱,运力相当于半列火车。1001号岸桥正在进行“抓箱调试”。
在码头安装现场,第四台岸桥的框架已经立起来了,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布线作业。据负责现场的上海振华重工内河业务事业部周口港港机设备现场生产经理曾新建介绍说:“第五台岸桥已经在运输过程中,近期就要抵达,第六台月底到位。我们将加快调试进度。预计再有2个月,作业区就能正式开港了。”
堆场这边,6台场桥已经安装完成,其中2台开始通电调试。负责堆场施工的武志芳技术人员告诉我们:“连续阴雨影响通电调试的进度,为完成安装调试进度,我们6个班组、18台水泵日夜不停地排水。现在天晴了,我们赶紧撒石灰吸水,确保12月底完成施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岸桥和场桥是国内内河港口中首批全自动化设备,圆管与单梁设计不仅减轻了自重,还能完美适应沙颍河的水位变化。
俯瞰整个作业区,处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沥青铺设、后平台的横梁安装、空心板架设基本完成,指挥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站在小集作业区码头,沙颍河上波光粼粼,白鹭低飞,千吨级货船缓缓驶过。这一刻,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周口港强有力的脉搏。这个即将启航的大港,正在成为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沙颍河畔,“枢纽经济”正在蓄势待发,一个崭新的航运时代即将开启。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赵俊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