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作为主体功能区的农产品主产区,周口市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率先建成农业强市“七个专项行动”之一,多策并举,强力推进,有力带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0月20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以《瞭望丨河南周口:打造现代农业试验田》为题,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具体内容如下:
◇目前,周口市已认定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1个,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打造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农业产业强镇21个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科 研人员在周口国家农高区科研试 验田中对优良品种小麦进行测产 受访者供图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升级农业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
作为主体功能区的农产品主产区,周口市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率先建成农业强市“七个专项行动”之一,多策并举,强力推进,有力带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品牌培育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眼下,正值茄子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在周口市扶沟县安冠智慧农业产业园的玻璃温室大棚内,上万株茄子已陆续结果,丰收在望。
扶沟县地理位置优越,拥有适宜蔬菜生长的气候条件,全县16个乡镇蔬菜种植面积达52万亩,从业人员12.36万人,年产蔬菜270万吨,产值46.8亿元。
“没有品牌,只做‘大众货’,农产品难实现溢价。”河南安冠智慧农业负责人樊建国有感而发。他的公司曾以蔬菜批发为主,受市场、气候等风险影响,有时难做到薄利多销。
2020年起,樊建国推进瓜果蔬菜品牌建设,“与河南农大、农科院等合作,培育推广12个‘名特优新’果蔬品种,扶沟青茄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黄瓜、茄子等6种获绿色食品A级认证。”有了品牌背书,大型商超主动进货,部分还设专柜并联网直播,消费者可看棚内生产情况。
“围绕扶沟蔬菜产业,我们加强商标品牌指导工作,帮助菜农打造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周口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区域农产品商标服务,周口市为扶沟蔬菜产业提供商标注册辅导、地理标志商标运用指导等个性化服务;帮助扶沟县蔬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制订“扶沟蔬菜”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工作方案,申请注册“扶沟蔬菜”集体商标,构建以“扶沟蔬菜”为母品牌、以“扶沟辣椒”“扶沟西瓜”等为子品牌的“母子品牌”结构,促进“扶沟蔬菜”区域公用品牌产业规模化、绿色化、特色化发展。
目前,扶沟县已成功培育特色农产品商标384件,涵盖蔬菜、瓜果、粮油、奶业等,32家蔬菜龙头企业均有自主品牌。
品牌化已成为周口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扶沟蔬菜、沈丘槐山羊、商水玫瑰……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正脱颖而出。
科技创新打造农业创新“摇篮”
在周口国家农高区10万亩高标准农田里,冬小麦种子刚播种,一场关乎粮食安全的“科技革命”正悄然进行。
今年3月,由周口国家农高区管委会主办的河南农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农高区首席专家许为钢表示,公司将以“小麦芯片”为驱动,推动农高区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
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锚定“三区”(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黄淮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典范区)目标,加快推进农高区建设。目前,农高区已累计繁育推广小麦新品种31个,发展郑麦、周麦系列优良品种种子田100万亩,建设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6个,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78项,8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河南省作物高效生产与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福丽向记者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研发的微生物菌肥,通过菌株改造,有针对性地挖掘活性物质的增效功能,能在减施化学肥料的情况下,提升小麦根系活力,减少病害发生,实现品质和产量的双提升。”
使用微生物菌肥的小麦根壮叶密、墨绿层叠,较对照小麦亩均增产100多斤。“如今,种田用的科技产品是咱庄稼人的‘金疙瘩’,让小麦既高产又能卖上好价钱,两头甜。”郸城县种粮大户贾云飞说。
如今的周口农业,“镐锄镰犁”逐渐退场,智能化的“金戈铁马”走进农田,科技进步正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
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90后“新农人”刘记森的实践,展现了科技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力量。大学毕业后,他创新采用多种模式开展粮食生产全产业链托管服务。“科技让农业从‘靠天吃饭’变为‘知天而作’。”刘记森说,合作社通过精准施肥、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帮助农户节本增效。
集群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走进位于河南郸城的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丹科技”)展厅,各类以玉米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制品令人目不暇接。
金丹科技是一家以玉米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乳酸,并进一步加工成丙交酯、聚乳酸的高新技术企业。
“金丹科技深耕乳酸行业40余年,凭借在乳酸及其衍生产品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已建成‘玉米—淀粉—糖—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制品’的绿色循环产业链,不仅帮助当地农民稳定了玉米销售渠道,我们还通过以商招商等方式,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包装、医疗、3D打印等领域的应用,形成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集群。”金丹科技总经理石从亮表示。
目前,郸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玉米、小麦种植为基础,形成了涵盖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仓储物流、初加工等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依托玉米精深加工乳酸—聚乳酸—可降解制品,打造世界最长产业链,全面提升玉米精深加工乳酸全产业链产品附加值10倍以上;做精小麦加工,扩大各种专用面粉、风味面粉、营养强化小麦粉、复配专用小麦粉等提升产品附加值1.5倍以上。
在商水,该县通过采取“合作社农场+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种植红薯面积10万余亩,形成了一条集育苗、种植、收购、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红薯全产业链,“红薯经济”已成为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为做足做活“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周口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构建种养有机结合,集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
“集群发展优化了产业布局,强化了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周口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周口市已认定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1个,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打造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农业产业强镇21个;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省重点龙头企业92家。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