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家人们看这咱的花生,籽粒饱满,刚从地里刨的新鲜花生。”近日,每天清晨六点,商水县张明乡大连村的花生地头已架起直播设备。镜头前,驻村第一书记付振平正用沾着泥土的手拿着花生向网友展示,直播间瞬间涌入200多名网友。这个被村民亲切称为“直播书记”的第一书记,让村里的土特产成了“网红爆款”。
付振平初到大连村时,便被这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所吸引,但同时也看到了村民们面临的销售难题。优质的农产品常常因为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只能以低价卖出,甚至滞销,这让村民们的辛勤劳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付振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要想提高村民收入,必须开拓新的销售途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付振平接触到了网络直播带货,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就是大连村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钥匙。于是,他毅然踏上了学习直播带货的道路。他先后前往电商发达地区,参加各种直播带货培训课程,向业内专家请教,向成功的主播取经。在学习过程中,他不断实践,从最基础的直播话术学起,到掌握直播节奏、产品展示技巧,再到了解平台规则和运营方法,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回到大连村后,付振平迅速行动起来,筹备助农直播间。他协调各方资源,筹集资金购买直播设备,组织村里有热情、有能力的年轻人组成直播团队。为了让直播间更具吸引力,他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拍摄农产品的种植、生长过程,让消费者直观地了解大连村农产品的绿色、健康和原生态。
直播带货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直播间人气寥寥,观看人数少,下单的人更是屈指可数。面对困难,付振平没有气馁,他和团队成员一起分析原因,不断调整直播策略。他们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点,设计独特的直播方案,突出产品的优势和特色;邀请村里的种植大户、养殖能手走进直播间,分享他们的种植养殖经验,增加产品的可信度;还通过发放优惠券、抽奖等方式,吸引观众关注和下单。
随着直播团队的不断努力,大连村助农直播间逐渐有了起色。直播间的人气越来越高,订单量也不断增加。村里的花生、鸭蛋、南瓜等农产品通过直播平台,销售到了全国各地,村民们的收入明显增加。一位种植花生的村民激动地说:“以前我们的花生只能等着商贩上门收购,价格低还卖不完。现在好了,通过直播,花生不仅卖得快,价格还比以前高了不少,真是多亏了付书记和他的直播团队。”
当直播间最后一波订单收尾,村民们围着刚下播的付振平,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起来,老党员谱写的顺口溜在人群中传开:“振平带货直播间,情系大连百姓田。助农增收传暖意,初心一片润丰年。” 如今,这朗朗上口的夸赞,成了大连村最鲜活的“丰收歌”,也映照着乡村振兴路上,干群同心奔小康的满满干劲。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许伟光 通讯员 胡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