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日,烈日炙烤着大地,周口市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户外温度直逼40℃。然而,在周口市博物馆内,却是一片清凉世界——中央空调恒温26℃,古朴的青铜器与现代展陈交相辉映,市民驻足观赏文物,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文化地标,正以“文化纳凉”的新姿态,成为市民消暑的热门选择。
7月10日,记者走进周口市博物馆,25℃的恒温环境与馆外高温形成鲜明对比,大厅内坐满了纳凉的市民。在周口文化陈列展厅内,不少市民们驻足于明代青花瓷、汉代陶器等珍贵文物前拍照留念。此外博物馆内饮水机、充电插座也是一应俱全,市民可以边避暑边“充电”。
市民郭女士说:“以前孩子暑假总吵着要去游乐场,我哄他说来博物馆‘寻宝’。没想到他真的被这里的文物吸引,还主动要求参加下周的‘小小讲解员’培训。这里比商场凉快,比游乐场有‘内涵’,以后要常来。”
博物馆成为“纳凉胜地”的现象,恰恰体现了公共文化场馆的社会价值。为满足市民需求,周口市博物馆在暑期推出了“纳凉+文化”系列活动,让避暑与学习深度融合。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自暑假开启以来,馆内日均客流量较平日增长近一倍,周末单日接待量突破2000人次。其中,除传统参观群体外,新增大量以纳凉为目的的市民,涵盖各年龄段。
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博物馆不仅是文化的殿堂,也是市民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会客厅。我们在高温天气下开放纳凉空间,既是对‘文化惠民’理念的践行,也是吸引潜在观众、扩大文化影响力的契机。暑假期间我们博物馆举办以抗战为主题的多项展览,举办多期青少年文化体验活动,还在周末举办为期三个月的抗战主题电影展播季,还有文创产品供大家选购,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通过‘文物纳凉+文化体验’的创新模式,将历史厚重与现代休闲巧妙融合,为暑期文旅市场注入一股沁人心脾的‘古今清风’。”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