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风吹麦田千层浪,又是一年丰收忙。连日来,周口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科学调度农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民助收,加快小麦收割进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眼下,正值小麦收获期,三川大地仿佛被金色的颜料浸染,金黄的小麦与田间穿梭的联合收割机构成一幅丰收图。记者在项城市三店镇盛营村种粮大户刘扬的农田中看到,成熟的小麦颗粒丰满,沉甸甸的麦穗低弯着头,四台联合收割机正在开足马力抢收快打。
项城市三店镇盛营村种粮大户刘扬说:“这个收割机我刚才问老师了,一个车大概收二百亩地左右,今天晚上十点全部结束完,小麦全部颗粒归仓,从目前这个情况来看(每亩)一千二百斤是没啥问题。”
刘扬告诉记者,他家的小麦全部种植在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内,尽管今年遭遇多年不见的干旱天气,完善的农业设施和智能化的农业装备为他家小麦稳产丰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项城市三店镇盛营村种粮大户刘扬说:“从出苗开始浇了五遍水,你看这麦粒,今年咱河南这旱天,能达到这个饱满度不错了,主要还是高标准农田地灌溉设施好,确定是个丰收年。”
项城市三店镇小麦种植面积达6.3万亩,为满足机械化收获需求,在自有机器的基础上,积极从外地引进100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投入“机收会战”,加快了小麦收割进度。
项城市三店镇镇长刘培杰说:“我们现在组织了大型收割机有210多台,28、29号这两天正是大收的阶段,场面也非常壮观,我们在30号整个麦收的进程可以基本结束,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为了应对麦收期间可能出现的降雨天气,帮助家庭缺少劳力或困难家庭及时收获小麦。周口市未雨绸缪,建立起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农机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了165支农机应急工作队,3200余名抢收突击队员和1300多台应急收割机随时待命。各地还成立了“三夏”服务队、党员帮扶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帮民助农收割成熟小麦。
“娘,咱家的麦啥样了?这一段外面忙回不去。”
“你在外面好好干,咱这村干部招呼住给咱收完了。”
5月29日,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太康县马头镇王庄村村民翟玉芹一收获完小麦,就高兴的给远在在外地打工的儿子通视频电话,告知家里的麦收情况。
太康县马头镇王庄村村民翟玉芹说:“俺儿出去打工去了,在外面(回不来),我一个老婆收麦难,村干部帮我把麦收了,还招呼着拉回来。”
太康县马头镇种植小麦10万余亩,今年,该镇组织300多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三夏生产,5月29日已进入大面积收获阶段。
太康县马头镇镇长曹云峰说:“我们组织2402名党员干部,组成55个帮扶队,同时积极调配收割机、打捆机等现代化设备360余台,重点帮助家中缺少劳动力,困难群体开展夏收帮扶工作。做到收割机不停作业,歇人不歇机,确保全镇10多万亩小麦颗粒归仓。”
周口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16时,全市已收获小麦711.2万亩,占应收面积的64.4%。川汇区(含示范区)、沈丘县、郸城县、商水县等麦收面积已超八成,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2.68万台。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振伟 陈帅文 通讯员 郑东建 太康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