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年来,周口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全市公安机关以工作质效提升为重点,将派出所建设作为周口公安“一号工程”强力推进,深入推进基层提振、基础提质、基本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努力打造派出所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标准化新样板,提高周口公安新质战斗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周口实践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平安不平安,数据来展现。2020年至2023年,周口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3.54%、8.5%、28.59%、8.75%。2022年、2023年,全市受理治安案件数分别较上年同比下降6.05%、21.29%。
2020年以来,周口市公安局对全市公安派出所进行搬迁新建和提升改造,新建、改扩建派出所76个;深化“轮岗交流、双向选择、下派任职、动态调整、新警优先补充”五项机制,推动实现“两个40%以上”目标;强力推动全市972名没有基层经历的机关民警分批次下沉派出所锻炼,派出所警力达到全市在编民警的40.14%,所有农村派出所在编民警均达到6人以上。
淮阳区公安局柳湖派出所所长毛连见说:“新派出所启用,标志着上级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既温暖了人心,又稳定了警心,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扎实做好警务工作。”
2023年、2024年,我市公安部门连续两年出台《周口市公安局加强派出所建设十件实事》,全面深化派出所基础建设、警力配置、业务培训等工作。
2024年6月22日,在淮阳区公安局北关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民警吕志超、辅警尉旭冉出警过程的现场画面,通过他们随身佩戴的5G执法记录仪被实时显示在电子屏幕上。
淮阳区公安局北关派出所所长凌彤说:“配备新型5G执法记录仪,可实时监督民警的出警处警、安全检查等情况,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能在第一时间组织后备警力前往增援,同时对民警实时传回需要核实的信息立即进行研判分析,为一线民警开展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近年来,周口市公安局积极协调、强力推动中心城区派出所机构改革,全面实现“一乡镇(街道)一派出所”。同时,从规范派出所值班备勤、出警处警、执法办案等方面细化明确20项具体标准,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贯穿到每个环节。
周口市公安局积极选树培养基层派出所业务标兵能手、社区民辅警先进典型,形成“头雁效应”,选择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派出所、淮阳区北关派出所作为示范点,积极探索推行“两队一室”新型警务模式,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共治。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较去年同比下降18.2%,现行命案发案数较去年同比下降58.33%。
“以前,所里民警无论在社区还是在办案,实施大轮班,什么都在干,什么都不专。”示范区文昌派出所所长康兵对警务改革带来的红利非常满意。他说:“现在,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和综合指挥室既各司其职又发挥自身优势,警务效能大幅提升。”
今年3月份以来,文昌派出所辖区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5%,治安案件受案数同比下降36.84%。
周口市公安局探索出一条符合周口实际的“一村(格)一警”新路径。2022年5月,市公安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加强公安派出所班子建设和全面做实“两任”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195个派出所长进同级政府班子,3832名驻村民辅警“两任”实现全覆盖。探索建立“社区民警包片、专职辅警包村、网格员包户”三级管理模式,做实“三项重点”。同时,用足用好省级“一村(格)一警”专项补助经费,新建改建警务室525个、警务工作站4521个,配发单警装备3418套、电动自行车1349辆。
近年来,周口市公安局瞄准执法突出问题和能力不强等薄弱环节,大力推进派出所党建队建规范、执法执勤规范、内务管理规范。着眼周口公安未来,持续推进“轮岗交流、双向选择、下派任职”三项机制,选派优秀年轻民警到派出所“墩苗”。特别是40岁以下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民警,3年内全部下沉派出所锻炼一遍。2020年以来,周口市687名派出所民警被记功嘉奖,541名优秀派出所民警被提拔重用。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许猛